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鋤粟的意思、鋤粟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鋤粟的解釋

傳說井田制中一井所納的稅粟。《周禮·地官·旅師》:“掌聚野之耡粟、屋粟、閒粟。” 鄭玄 注:“耡粟,民相助作,一井之中,所出九夫之稅粟也。”一說,農民合耦于耡,納粟少許,以待饑年之用,名“耡粟”。 孫诒讓 正義引 江永 曰:“耡粟者,農民合出之,因合耦於耡,故名耡粟,正猶 隋 唐 社倉、義倉,每歲出粟少許,貯之當社,以待年饑之用者也。旅師所聚,以耡粟為主,耡粟無多,恐不足以給,又以載師之屋粟、閒粟益之。注謂‘耡粟,民相助作’,近之;謂‘一井之中九夫之稅粟’,非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鋤粟”是中國古代井田制中的一種稅收或互助制度,具體含義存在不同解釋,主要依據《周禮·地官·旅師》的記載。以下是詳細解析:

一、基本定義

“鋤粟”一詞出自《周禮·地官·旅師》中的“掌聚野之鋤粟、屋粟、閑粟”,其核心含義與井田制下的稅收或民間互助相關。

二、兩種主要解釋

  1. 稅粟說
    漢代鄭玄注解認為,鋤粟是井田制中“一井九夫”所繳納的稅粟。即每井(約九戶)需将部分糧食作為稅收上交,屬于國家財政征收範疇。

  2. 互助儲備說
    清代學者孫诒讓引江永觀點提出,鋤粟是農民在耕作時(“合耦于鋤”)共同繳納少量糧食,用于饑荒年間的赈濟,類似于隋唐時期的“社倉”“義倉”。這種解釋更強調民間互助性質。

三、曆史背景與意義

四、學術争議點

兩種解釋的分歧在于對《周禮》原文的解讀:稅粟說側重國家稅收體系,互助說則偏向民間自治行為。現代學者多結合兩者,認為鋤粟可能兼具稅收與地方儲備雙重屬性。

如需進一步探究,可查閱《周禮》原文及鄭玄、孫诒讓的注疏,或對比研究古代田制演變。

網絡擴展解釋二

鋤粟(chú s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除去麥稭、枯草之類的農作物殘餘物,也可以指除去雜草。下面是關于鋤粟的一些相關信息: 部首和筆畫:鋤的部首是钅,粟的部首是米,鋤粟的總筆畫數為10。 來源:鋤粟這個詞源于古代農耕文化,是農民在耕作田地時所使用的工具和操作。鋤粟的原意是指用鋤頭或鋤耙除去莊稼和雜草之類的農作物殘餘物,保持田地整潔。 繁體:鋤粟(chú sù)。 古時候漢字寫法:鋤殳(chú shū)。在古字典中,鋤的形狀用殳表示,而粟的部分用米字的上半部分加一個小點。 例句:農民拿起鋤粟,清除雜草,為莊稼提供良好的生長環境。 組詞:鋤禾日當午、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 近義詞:除草、除去雜草、鋤棄。 反義詞:種植、培育。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