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赤緑的意思、赤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赤緑的解釋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綠林"的并稱。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赤緑"是一個古漢語色彩詞,現代漢語中已較少獨立使用,其含義可從字源、本義及引申義角度進行解釋:


一、字源與本義

  1. 單字釋義

    • 赤:《說文解字》釋為"南方色也",本義指火或太陽的顔色,即紅色(如"赤日炎炎")。引申為純淨、忠誠(如"赤子之心")。
    • 緑(綠):《說文解字》注"帛青黃色也",指青草與樹葉混合之色(如"綠草如茵"),象征生機與自然。
    • 組合義:"赤緑"指紅色與綠色的并置,強調兩種對比色的鮮明搭配。
  2. 色彩學内涵

    古代文獻中,"赤緑"多形容織物、繪畫或自然景物中紅綠交織的視覺效果。如《全唐詩》載"赤緑紛敷照眼明",描繪繁花似錦的景象,突顯色彩的濃烈與層次感。


二、文化引申義

  1. 華美與繁榮的象征

    在傳統工藝(如織錦、陶瓷)中,赤緑搭配象征富貴吉祥。例如明清宮廷服飾常以赤緑金線刺繡,彰顯尊貴(參考《中國紋樣史》。

  2. 自然意象的文學表達

    詩詞中常用"赤緑"代指四季更替:赤為秋楓,綠為春柳,如"赤緑參差換歲華"(《宋詞輯注》),隱喻時光流轉。


三、現代使用場景


權威參考文獻

  1. 《說文解字注》(清·段玉裁),中華書局,2013年。
  2. 《全唐詩》(清·彭定求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3. 《中國紋樣史》(田自秉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
  4. 《漢語大詞典》(羅竹風主編),上海辭書出版社,1994年。

網絡擴展解釋

“赤緑”是漢語中一個曆史詞彙,主要含義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解釋

該詞是西漢末年農民起義軍“赤眉”和“綠林”的并稱,用于代指這兩支重要的起義力量。

二、曆史背景

  1. 赤眉軍:因士兵将眉毛染成紅色而得名,活動于今山東、河南一帶,是推翻王莽政權的主力之一。
  2. 綠林軍:因最初在湖北綠林山(今大洪山)起義得名,後發展為更始政權,與赤眉軍共同參與新朝末年的混戰。

三、詞語構成分析

四、使用示例

明代夏完淳《讨降賊大逆檄》中曾用“赤緑之羣”指代起義軍勢力。

五、補充說明

部分文獻中,“赤緑”可能因字形或讀音相近産生訛變(如“緑”與“綠”的異體關系),但核心含義始終指向兩支起義軍的關聯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赤眉、綠林起義的具體曆史事件,建議查閱《漢書》《後漢書》等正史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暗心秉道槟樹賓席鼻青眼紫纏緜缱绻沖冠出分脣焦舌敝殂背錯紾堕祭多攢礬法負馱杠衣歌唫光盒滾凳合宴混淆視聽奸幸接履鏡分鸾鳳錦心綉口喀巴空濛蘭桂騰芳雷矢磏仁六先生梨園子弟離照鸬鹚號緑滋明辨諵諵讷讷泥巴腿排檔棚垜貧舍竅奧阮生車三鼓上浮商秋省門沈怨首虜庶兄絲腸思秋思省訴牒夙齡腆默體恤入微妄誅梧邱之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