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漆的一種。光澤呈金黃色。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木二·漆》:“今 廣 浙 中出一種漆樹,似小榎而大。六月取汁漆物,黃澤如金,即《唐書》所謂黃漆者也。”
黃漆是一種具有金黃色光澤的天然漆,主要從特定漆樹的汁液中提取制成。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黃漆指漆樹汁液加工後形成的塗料,其顯著特點是幹燥後呈現明亮的金黃色澤。這種漆在古代文獻中被稱為“黃澤如金”,常用于器物塗裝以增加美觀性和保護性。
原料與産地
根據《本草綱目》記載,黃漆産自中國廣東、浙江等地的漆樹,這類樹木外形類似小榎但體型較大。每年六月采集樹汁,經加工後即可用于塗刷物品。
曆史記載
唐代《唐書》已提及黃漆的使用,明代李時珍進一步考證其來源與特性,說明其在傳統工藝中的重要地位。
應用場景
黃漆多用于木器、工藝品等表面裝飾,賦予器物華麗的金色外觀。現代仍可見于仿古家具修複或傳統漆藝制作中。
若需了解具體制作工藝或更多古籍記載,可參考《本草綱目》原文或漆藝專業文獻。
黃漆是一個常用的漢字詞語,意為塗有黃色的漆料。它的拆分部首為黃和漆,共有13個筆畫。
黃漆一詞的來源很有趣。相傳在古代,人們喜歡使用黃色的漆料來裝飾物品,因為黃色被認為是一種富有、典雅之色。于是,人們将這種黃色的漆料稱為黃漆。
在繁體字中,黃漆為黃漆。
古時候,黃漆的漢字寫法有所變化。在金文中,黃漆寫作“黹”和“辶”兩個部分組成;在隸書中,黃漆的寫法為“虍”和“辶”兩個部分組成;到了楷書中,黃漆的寫法逐漸演變成了現代常見的形式。
以下是關于黃漆的例句:
這個酒壇上塗滿了黃漆,非常醒目。
他們在船上用黃漆标記出了逃生通道。
與黃漆相關的組詞有:
與黃漆相近義的詞語有:黃色漆、金漆。
與黃漆相反義的詞語有:黑漆、白漆。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