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端悫的意思、端悫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端悫的解釋

正直誠謹。《商君書·慎法》:“初假吏民奸詐之本,而求端慤之末, 禹 不能以使十人之衆,庸主安能以禦一國之民?”《淮南子·主術訓》:“其民樸重端慤。” 高誘 注:“端,直也;慤,誠也。”《後漢書·鄧骘傳》:“常母子兄弟,内相勑厲,冀以端慤畏慎,一心奉戴,上全天恩,下完性命。”《新唐書·畢誠傳》:“性端慤,不妄與人交。”《明史·陳選傳》:“ 選 自幼端慤,寡言笑,以聖賢自期。”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端悫”是漢語中一個較為少見的合成詞,由“端”和“悫”兩個語素構成,多用于形容人的品行特質。根據《漢語大詞典》和《現代漢語詞典》的釋義,其核心含義可概括為“正直誠實,行為端正謹慎”。以下是具體解析:

  1. 語素拆分釋義

    • 端:本義為“直立、不偏斜”,引申為“正直、端正”。《說文解字》釋為“直也,從立,耑聲”,強調行為的正直性。
    • 悫(què):本義為“誠實、謹慎”,《說文解字》注“謹也,從心,殼聲”,指内心真誠且行事審慎的态度。

      二字結合後,詞義疊加,強化了品行中“正直”與“誠信”的雙重特質。

  2. 詞源與演變

    “端悫”最早見于先秦典籍,如《荀子·修身》中“端悫誠信,拘守而詳”一句,形容君子修身應具備的品德。漢代以後逐漸成為固定搭配,多用于評價人物的道德操守。

  3. 用法與語境

    現代漢語中,“端悫”屬于書面語,常見于文學或學術語境。例如:“其為人端悫,不苟言笑”,強調人物性格的莊重與誠實。該詞多含褒義,用于正式評價或曆史人物描寫。

  4. 權威參考

    相關釋義可進一步參考商務印書館《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321頁對“端”的引申義解析,以及中華書局《說文解字注》對“悫”的形聲構字分析。

網絡擴展解釋

“端悫”是一個漢語詞彙,讀音為duān què,由“端”和“悫”組合而成,含義如下:

1.基本釋義

2.文獻引證

3.用法與語境

4.近義詞與關聯詞

“端悫”強調内外一緻的品德,既有正直的言行,又含内在的誠實,常見于古代典籍對人物德行的評價。

别人正在浏覽...

岸岸鷔橫白虬巴前算後邊子柄文錢餐風沐雨吃講茶叢菅單産打啓發典貼二豪飯盒番君法源寺骾樸詭行黃瑞黃沙獄火事浃和簡獨簡子繳消驕逸金友玉昆進占機軸軍争科目記蜫蚳樂得冷譏熱嘲樂遊苑麟符六夢濛松儚蚛廟塔明銳潘文樂旨璞石鉛絲輕黩缺位驅傷人民英雄紀念碑融渾聲訓盛躅事款暑晏私谖歲名隋珠和玉脫籠嶀嵊望看銜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