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珠和玉的意思、隋珠和玉的詳細解釋
隋珠和玉的解釋
即 隋 珠 和 璧。 明 徐複祚 《一文錢》第二折:“他的質當從來饒本,有的是 隋 珠 和 玉,赤仄黃銀。”參見“ 隨珠和璧 ”。
詞語分解
- 隋珠的解釋 隋侯 之珠。《戰國策·楚策四》:“寳珍 隋 珠不知佩兮,褘布與絲不知異兮。” 南朝 梁 沉約 《詠帳》:“ 隋 珠既吐曜,翠被復含風。” 唐 楊炯 《唐右将軍魏哲神道碑》:“ 隋 珠一寸, 魏後
- 和玉的解釋 . 卞和 之玉。喻稀世之寶。《後漢書·劉陶傳》:“就使當今沙礫化為南金,瓦石變為 和 玉,使百姓渴無所飲,饑無所食……猶不能以保蕭牆之内也。” 李賢 注:“ 和 玉, 卞和 之玉也。”. 卞和 之玉。
網絡擴展解釋
“隋珠和玉”是一個漢語成語,拼音為suí zhū hé yù,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 核心釋義:泛指極其珍貴的寶物。該成語源自“隋侯之珠”和“和氏之璧”兩個典故的結合,前者指隋侯救蛇獲贈的寶珠,後者指卞和獻玉的故事,均代指無價之寶。
出處與用法
- 文獻記載:最早見于明代徐複祚的《一文錢》第二折:“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黃銀。”
- 語法結構:聯合式成語,通常作主語、賓語或定語,用于描述珍稀事物。
- 近義詞:隋珠和璧、隋珠荊璧、和璧隋珠。
争議與補充
- 部分來源的差異:
- 有觀點認為該成語比喻“不相稱的事物放在一起”(如),但此解釋未見于高權威來源,可能為引申或誤讀。
- 另一說法強調“珍貴事物相互配合”(如),或為現代語境下的擴展用法,需結合具體上下文判斷。
建議參考
若需更全面的信息,可查看漢典或成語詞典等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二
隋珠和玉的意思
《隋珠和玉》是一個成語,形容兩個價值高貴、相得益彰的人或事物相互結合,共同發揮出更大的作用。
拆分部首和筆畫
隋:部首阜,總筆畫12畫。
珠:部首玉,總筆畫10畫。
和:部首口,總筆畫8畫。
玉:部首玉,總筆畫5畫。
來源
《隋珠和玉》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三國志·魏書·卷二十·張遼傳》中:“今日特殺二隋珠,冀國妃和。”這句話描述了魏國将領張遼殺死了冀國公主和王女,意思是殺死了兩個非常珍貴的人,引申出兩個優秀的人物或物品結合的意義。
繁體
《隋珠和玉》的繁體字為《隨珠和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中國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在有所不同。《隋珠和玉》的古時候漢字寫法為:“隨珠和玉”。
例句
他們兩個人合作得很好,真可以用《隋珠和玉》來形容。
組詞
珠寶、和諧、隋炀帝、玉器
近義詞
環環相扣、相輔相成
反義詞
南轅北轍、水火不容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