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函的意思、寸函的詳細解釋
寸函的解釋
簡短的書信。自謙之詞。 魯迅 《書信集·緻黎烈文》:“晚間曾寄寸函,夜裡又做一篇。”
詞語分解
- 寸的解釋 寸 ù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一尺的十分之一:尺寸。 短小:寸土。寸陰(日影移動一寸的時間)。寸心。寸步難行。 姓。 筆畫數:; 部首:寸; 筆順編號:
- 函的解釋 函 á 匣,盒子:石函。劍函。 套子,引申為量詞:書函。信一函(信一封)。 信件:函件。公函。來函。 包含,容納:函夏(“夏”,指中國;“函夏”即包括整個中國)。巨蚌函珠。 铠甲:函人(制甲的人)。
專業解析
"寸函"是一個古雅且謙遜的書信用語,多見于古代文人書信或正式文書中,其核心含義是對自己所寫書信的謙稱。具體解析如下:
-
字面與引申義:
- “寸”:本義指長度單位(約3.33厘米),引申為短小、微薄、淺陋之意。在此語境中,強調書信的簡短、微不足道。
- “函”:本義指匣子、封套,引申為書信、信件(因古代書信常裝于函套中)。
- “寸函”合義:字面可理解為“短小的信函”。實際使用時,是作者對自己所寫信件的謙稱,表達此信内容簡短、言辭粗淺、價值微薄之意,體現了書寫者的自謙态度。
-
語境與用法:
- 謙辭屬性:這是典型的自謙之詞,用于寫信人自稱其信,以示對收信人的尊重。常見于書信開頭(如“謹呈寸函”)或結尾(如“專此奉達,伏惟鈞鑒。某謹啟”)。
- 表達意圖:雖然自稱“寸函”,但書信内容可能并不一定真的簡短。其核心在于表達一種謙卑的姿态,強調不敢以長篇大論或重要文書打擾對方。
- 適用對象:多用于下對上(如晚輩對長輩、下級對上級、學生對老師)或平輩間的敬稱。在現代漢語中已極少使用,主要出現在仿古書信或特定文學作品中。
-
近義詞與相關表達:
- 寸箋:意義與用法與“寸函”幾乎完全相同,“箋”也是信紙、書信的意思。
- 短簡 / 短劄:同樣表示簡短的信件,謙遜程度略低于“寸函”。
- 蕪函 / 蕪箋:謙稱自己的信雜亂無章、沒有條理。
- 大劄 / 華翰 / 鈞函:對他人來信的敬稱,與“寸函”形成對比。
權威來源參考:
- 《漢語大詞典》(中國規模最大的漢語語文詞典)對“寸函”的解釋明确為:“簡短的書信。常用作自謙之詞。” 來源:羅竹風主編. 漢語大詞典. 上海:漢語大詞典出版社, 1986-1993.
- 《辭源》(側重古漢語和文史的權威辭書)在相關詞條釋義中體現了“寸”用于書信稱謂時的謙遜含義。來源:商務印書館編輯部等編. 辭源(修訂本). 北京:商務印書館, 1979-1983.
- 王力《古代漢語》(經典教材)在講解古代書信體例和謙敬語時,涉及此類自謙稱謂的使用語境和規範。來源:王力主編. 古代漢語. 北京:中華書局, 1999.
“寸函”是古漢語中一個謙遜的書信自稱,意指自己簡短粗淺的信件,體現了書寫者的禮貌與自謙,主要用于正式或恭敬的通信場合。
網絡擴展解釋
“寸函”是一個漢語詞彙,常用于書信中,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拼音:cùn hán
含義:指簡短的書信,屬于自謙之詞。其中“寸”表示短小,“函”指信函,組合後字面意為“短小的信件”,用于表達對收信人的謙遜态度。
二、結構分析
- 單字釋義:
- 寸:原為長度單位,此處引申為"短小、微小"
- 函:本指匣子/封套,後特指書信
- 組合邏輯:通過"寸"的謙遜表達,弱化信件内容的重要性,體現傳統書信禮儀。
三、使用場景
主要用于舊式書信往來,常見于:
- 文人雅士間的書信開頭(如:"頃奉寸函,欣悉一切")
- 表達自謙(如:"前寄寸函,未審已達否?")
- 近現代作家書信中(魯迅曾用此詞,見《書信集·緻黎烈文》)
四、特殊說明
需注意該詞屬于書面語,現代日常交流已較少使用,但在研究古籍或仿古寫作時仍具參考價值。其自謙特性與傳統文化中"尺牍"(長信)形成對比,反映漢語詞彙的禮儀内涵。
别人正在浏覽...
白曬犇湊兵厄裨屬碧筳不舍得才料草就朝邑宸曜傳香聰明絕世邨煙掉瀁隄水愕顧煩忙孚命複數概衆搆争詭矯骨利黑章花界花舞解菜幾功繼明敬羨盡家極壽無疆舊愁新恨角逐老死魅利時及物緑施默求猱進骈阗仆漏檾蔴塊清能窮破旗仗蘧瑗知非三大政策三箭定天山順天從人疏析疏煙酥湯炭盆踏踢無千待萬無其奈何無妄憂吳文俊相業祥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