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磨湼的意思、磨湼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磨湼的解釋

語出《論語·陽貨》:“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後因以“磨湼”比喻所經受的考驗、折磨或外界的影響。 宋 林希逸 《代陳玄謝啟》:“磨湼豈無,恪守磷緇之訓;方圓俱可,肯貽卿皂之譏。” 明 唐寅 《焚香默坐歌》:“為人能把口應心,孝弟忠信從此始。其餘小德或出入,焉能磨湼吾行止。” 明 孫仁孺 《東郭記·殆不可複》:“為甚麼始終兩截,一生兒被他磨湼。” 清 王晫 《今世說·賞譽》:“故能居磨湼之中,而無淄磷之損。”參見“ 磨而不磷,湼而不緇 ”。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磨湼”是一個源自古代漢語的詞彙,其含義與經受考驗或外界影響相關,具體解釋如下:

1.詞源與出處

“磨湼”出自《論語·陽貨》中的名句:“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湼而不緇。”

2.核心含義

3.用法與例句

4.相關詞彙辨析

“磨湼”通過《論語》典故,傳遞了“堅守本心、抵禦外擾”的哲理,常用于形容人在複雜環境中保持正直品性的狀态。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論語》原文及曆代注釋。

網絡擴展解釋二

《磨湼》這個詞的意思

磨湼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懶散、遲鈍”。形容一個人做事不積極,行動遲緩,精神不振。

拆分部首和筆畫

拆分部首:石、水

筆畫數:17筆

來源

《磨湼》這個詞的來源較為複雜,一般認為是出自佛經。《華嚴經》有雲:“法門菩薩不磨湼,不莠習,常淨樂。”所以“磨湼”這個詞在佛教經典中被用來形容追求悟道的人應持之的态度。

繁體

繁體字:磨黏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磨湼的寫法有時會有一些變化。例如,在《康熙字典》中,磨的寫法是“麿”,湼的寫法是“訥”。在不同曆史時期,字形的變化是常見的。

例句

1. 他一直磨磨湼湼地做事,不積極進取。

2. 這個單位一群磨湼的員工,效率低下。

3. 别再磨湼了,快點出發,免得誤了行程。

組詞

磨頭(形容性格遲鈍)

懶散(形容不積極、懶惰)

遲鈍(形容行動遲緩)

近義詞

懶散、遲鈍、惰性、懶惰

反義詞

積極、敏捷、勤奮、精神煥發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