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萌象的意思、萌象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萌象的解釋

事物的萌芽和征象。 唐 元稹 《獻事表》:“是以古者人君即位之始,萌象未見之時,必有狂直敢言之士抵忌諱,獻危言。”《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元年》:“理亂之始,必有萌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從漢語詞典學角度分析,“萌象”一詞并非現代漢語規範詞彙,其含義需結合單字釋義及可能的語境衍生來理解。以下是基于權威辭書的詳細解釋:

一、單字釋義

    • 本義:草木發芽。《說文解字》:“萌,草芽也。”
    • 引申義:
      • 事物開端或征兆(如“萌芽”)。
      • 網絡用語中表示“可愛”“讨喜”,源自日語“萌え”(moe)的文化輸入。
    • 權威來源:

      《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第9卷第4頁;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第892頁。

    • 本義:大型哺乳動物,特指亞洲象或非洲象。《說文解字》:“象,長鼻牙,南越大獸。”
    • 引申義:
      • 形狀、形态(如“現象”“形象”);
      • 模拟、仿效(如“象形”)。
    • 權威來源:

      《漢語大字典》(四川辭書出版社)第2卷第1520頁;

      《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第1703頁。

二、“萌象”的複合語義分析

  1. 字面組合義

    指“草木初生的象”或“象的幼崽”,但此用法在古籍及現代漢語中均無典例支撐。

  2. 網絡語境推測義

    或為“萌态大象”的縮略,形容大象憨态可掬的形象(如幼象行為),屬非規範表達。

  3. 可能的誤寫關聯

    需與“蒙象”(“蒙太奇意象”簡稱,影視學術語)或“現象”等詞區分,避免混淆。

三、學術建議

該詞未被《現代漢語詞典》《漢語大詞典》等權威辭書收錄,建議在正式文本中使用“象的萌态”“幼象”等規範表達以确保證據效力。


參考文獻來源

  1. 漢語大詞典編輯委員會. 《漢語大詞典》[M].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6.
  2.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M]. 商務印書館, 2016.
  3. 李行健.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M]. 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 2010.
  4. 王力. 《古代漢語字典》[M]. 中華書局, 2000.

網絡擴展解釋

“萌象”一詞在不同語境中有兩種差異較大的解釋,需結合文獻來源和時代背景區分:

一、古代漢語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1. 基本詞義
    指事物的萌芽和早期征兆,常見于唐代文獻。如元稹在《獻事表》中提到“萌象未見之時”,《資治通鑒》亦載“理亂之始,必有萌象”,均強調通過細微迹象預判事物發展趨勢。

  2. 構詞解析
    “萌”指初始狀态,“象”通“像”,表示表象或征兆,合指尚未完全顯現的苗頭。

二、現代網絡語境中的衍生義(非主流用法)
部分網絡資料(如)将“萌象”解釋為“可愛而具力量感的形象”,認為“萌”指可愛特質,“象”象征大象的力量。但此用法缺乏權威文獻支撐,可能為近年來的二次創作或誤傳。

建議參考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杯渡擯迹柴米夫妻出奇無窮出樹楚相斷蛇慈姑盜獄吊國惡露飛軒風品風騎富國安民郛廓負累幅面格沮狗盜鼠竊光彩陸離規弼過度國毀古僻行道樹黑緑黑缁缁恒日呵手帍裱會解謹終慎始刊字空隙癞須靓女兩視欐佹靈飇靈虛殿惱心旁暢盤盤國破沮強橫輕緩秦客虬結聲頻時德適路四域挑禮,挑禮兒同部途徑微語霧鬓風鬟下臣骁猛小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