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沮的意思、格沮的詳細解釋
格沮的解釋
阻止,阻擋。《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四年》:“壯哉!兵決出,格沮者斬!” 宋 蘇轼 《乞檢會應诏所論四事行下狀》:“右臣今年六月九日輒具朝廷至仁,寬貸宿逋,已行之命,為有司格沮,使王澤不得下流者四事。”
詞語分解
- 格的解釋 格 é 劃分成的空欄和框子:格子紙。方格兒布。 法式,标準:格局。格律。格式。格言。合格。資格。 表現出來的品質:格調。風格。人格。國格。性格。 阻礙,隔閡:格格不入。 擊,打:格鬥。格殺。 推究:格
- 沮的解釋 沮 ǔ 阻止:沮遏。 壞,敗壞:沮喪(刵 )(失意,懊喪)。色沮。力竭功沮。 沮 ù 〔沮洳〕低濕的地帶。 筆畫數:; 部首:氵; 筆順編號:
網絡擴展解釋
“格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在不同文獻中有明确記載,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 發音:gé jǔ
- 詞義:指“阻止、阻擋”,多用于描述對行動或政策的阻撓行為。
詞源與結構
-
單字拆分
- 格:本義為“規格、限制”,引申為“阻礙”(如“格于成例”)。
- 沮:意為“阻止、敗壞”(如“沮洩”“沮喪”)。
兩字組合後,強調通過限制或阻礙使某事無法進行。
-
古籍例證
- 《資治通鑒·唐憲宗元和四年》提到:“壯哉!兵決出,格沮者斬!”,意為軍事行動中阻攔者将被處決。
- 蘇轼《乞檢會應诏所論四事行下狀》中,描述政策被官員“格沮”,導緻皇恩無法下達。
使用場景
- 語境:多用于正式或曆史文獻,描述對命令、行動、政策的阻撓。
- 現代延伸:可引申為對計劃、制度實施的幹擾行為(如“部門間的格沮導緻改革停滞”)。
常見混淆
需注意與“沮喪”中的“沮”區分:
- 沮喪(jǔ sàng):形容情緒低落,與“格沮”的“阻止”含義無關。
“格沮”以古漢語用法為主,核心含義為“阻止”,需結合具體語境理解。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資治通鑒》或蘇轼相關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格沮》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格沮》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對事物評價的程度和水平,可分為高格沮、中格沮和低格沮。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格沮》的部首是氵和革,總共有13畫。
來源
《格沮》一詞古文中較常見,來源可以追溯到《尚書·洪範》中的記載。
繁體
《格沮》的繁體字為「格據」。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格沮」可以寫作「格挶」。
例句
1. 他在工作中展現了很高的格沮。
2. 這件作品的價值,無法用低格沮來評價。
組詞
組詞示例:高格沮、中格沮、低格沮
近義詞
近義詞示例:評價、程度、水平
反義詞
反義詞示例:低估、貶低、輕視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