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宴會上行酒令的後半部分。飲酒後行之令稱“酒底”。酒底又有餘興之意。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訪翠》:“酒要依次流飲,每一杯乾,各獻所長,便是酒底。”《紅樓夢》第二八回:“説完了,喝門杯,酒面要唱一個新鮮曲子,酒底要席上生風一樣東西--或古詩、舊對、‘四書’、‘五經’成語。”參見“ 酒面 ”。
“酒底”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指宴會上行酒令的後半部分,即飲酒後進行的餘興環節。例如:
現代用法中,“酒底”可比喻僅剩的少量事物,如“酒杯中的殘酒”。例如:
若需進一步了解酒令規則或成語用例,可參考《桃花扇》《紅樓夢》等文學作品,或查閱詞典中的詳細釋義。
酒底是指容器底部殘留的酒液,通常是指酒杯或酒瓶中剩餘的酒。這個詞也可以用來形容一杯酒已經喝完,隻剩下底部的殘餘。
段落2(h2标籤):拆分部首和筆畫酒底這個詞由兩個部首組成,左邊的部首是"酉",表示與酒相關;右邊的部首是"廣",表示寬廣的意思。總共有11個筆畫。
段落3(h2标籤):來源、繁體、古時漢字寫法酒底這個詞的來源比較明确,因為它是由"酒"和"底"兩個常見的漢字組成。在繁體字中,酒底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
段落4(h2标籤):例句1. 酒已喝光,隻剩下了酒底。
2. 那杯酒已經喝到了酒底。
段落5(h2标籤):組詞、近義詞、反義詞組詞:酒量、酒窩、酒氣。
近義詞:酒渣、酒漬。
反義詞:酒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