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借水行舟 ”。謂趁勢行事。《警世通言·金明池吳清逢愛愛》:“獄官借水推船,權把 吳清 收監,候病痊再審,二 趙 取保在外。”《三俠五義》第四六回:“我家老爺乃是一個清官,并無許多銀兩,又説小人借水行舟,希圖這三百兩銀子,将我打了二十闆子。” 歐陽予倩 《桃花扇》第二場:“下官 阮大铖 ,因為作官便利,投在 魏忠賢 門下,拜他以為義子,這也不過是借水行舟,有何不可?”
“借水推船”是一個中性成語,主要表示借助外力或趁勢行事,強調利用現有條件達成目的。以下是詳細解釋:
核心含義
指利用外部力量或順勢而為來推動事情發展,類似于“借水行舟”。例如在《警世通言》中,獄官借案情順勢收監吳清,即體現此意。
出處與演變
最早見于明代馮夢龍《警世通言》第三十卷:“獄官借水推船,權把吳清收監。”。後世多用于形容借助自然條件或他人力量達成目标。
語法功能
作謂語、賓語或定語,如“借水推船解決問題”。
結構為偏正式,四字成語,讀音為jiè shuǐ tuī chuán。
近義詞與場景
此成語強調“順勢而為”,與“逆水行舟”形成對比,隱含智慧選擇策略的意味。需注意語境中的褒貶傾向,通常不帶明顯感情色彩。
借水推船是一個成語,意思是用水來推動船隻前進,比喻借助外力,順勢而為。
借:倒人 + 人,共10畫
水:三點水+ 丶 + 丶,共4畫
推:手+每, 共7畫
船:舟 + 串 + 也, 共10畫
《增廣賢文·務實篇》中的“借水推船,順風船也。”是最早出現借水推船的地方。後來成為常用的成語。在繁體中,借水推船的寫法為「借水推船」。
在古時候,借水推船的寫法為借「釒」推舟。
他充分利用市場需求,借水推船,使得公司迅速發展。
借勢而為、借力打力、借題發揮
乘風破浪、順勢而為
逆水行舟、逆勢而為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