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花。 唐 李商隱 《五言述德抒情》詩:“移席牽緗蔓,迥橈撲絳英。” 宋 王安石 《閑行》詩:“欲知前面花多處,颠倒青苔落絳英。” 元 吳弘道 《梧葉兒》曲之四:“桃花樹,落絳英,和悶過清明。”
“绛英”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指紅花,常見于古典詩文,用于描繪深紅色花朵的意象。該詞由“绛”(深紅色)和“英”(花朵)組合而成,字面含義即“深紅色的花”。
該詞在詩詞中常用來烘托意境:
個别文獻(如)提到“绛英”可指燭淚,屬于特定語境下的比喻用法,但此義項較為罕見。
現代多用于文學創作、人名(如小說角色名)或古風作品中,具有典雅色彩。例如查字典的例句提到“白雪與長孫绛英是同學”,即作為人名使用。
绛英,拆分部首為絞和艹,筆畫總計為10畫。绛英是一個古老又多義的詞彙,它有着獨特的來源和繁體字形,并可以用于多種組詞。下面将進一步探讨這個詞彙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一些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
绛英有多個不同的含義,主要包括:
1. 紅色的鳥類或昆蟲。
2. 紅色的花朵。
3. 紅色的鬥篷或衣袍。
4. 形容具有紅色外觀的事物。
绛英的部首是“絞”(jiǎo)和“艹”(cǎo),一共有10畫。
绛英最早出現在《爾雅·釋文》中,後來也在《說文解字》中有所記載。繁體字形為「絳英」。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绛英的寫法略有不同。在金文和篆刻中,绛英分别寫作「絳縈」。
1. 他穿着绛英的衣袍,在夕陽下顯得格外威嚴。
2. 花園裡開滿了绛英花,美麗而豔麗。
3. 鳥兒的羽毛展現出一片绛英般的紅色。
绛英可以組合成一些其他詞彙,如:
1. 绛英色:形容紅色。
2. 绛英衫:一種紅色的衣服。
3. 绛英花:一種開着紅色花朵的植物。
與绛英相關的近義詞包括紅豔、丹紅、绯紅等,而與绛英相反的詞可以是青翠、碧綠等。
绛英這個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可以形容紅色的鳥類、花朵,以及紅色的衣袍等。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它的寫法稍有不同。同時,绛英也可以和其他詞彙組合成多種表達形式。了解绛英的意思和相關知識,會有助于我們更好地理解和運用這個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