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謂清澈不深。 南朝 宋 謝靈運 《從斤竹澗越嶺溪行》詩:“蘋蓱泛沉深,菰蒲冒清淺。” 宋 王安石 《蒲葉》詩:“蒲葉清淺水,杏花和暖風。” 明 王問 《自山中泛湖歸》詩:“川塗風浪平,沿流弄清淺。” 田漢 《江漢漁歌》第五場:“ 大别山 頭挂夕陽, 月湖 清淺翻鴛鴦。”
(2).淺顯;不深奧。 南朝 梁 锺嵘 《詩品》卷中:“ 宋 豫章 太守 謝瞻 ……詩,其源出於 張華 。才力苦弱,故務其清淺,殊得風流媚趣。” 陳毅 《湖海詩社開征引》:“ 元 白 自清淺, 劉 陸 但恣肆。”
(3).指銀河。 唐 李白 《遊太山》詩之六:“舉手弄清淺,誤攀 織女 機。” 王琦 注:“《古詩》:‘河漢清且淺。’” 唐 孟郊 《古意》詩:“未得渡清淺,相對遙相望。”
清淺在漢語詞典中的釋義可分為三個核心層次:
指水體透明見底、深度較淺的自然狀态。
例證:
《漢語大詞典》釋為“清澈不深”,如《古詩十九首·迢迢牽牛星》中“河漢清且淺”㊟¹,描繪銀河清澈淺顯之貌。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強調其“水清而淺”的物理屬性㊟²。
由水色延伸至視覺上的淡雅色調。
例證:
《辭源》收錄“清淺”形容“顔色淡”,如宋代毛滂《踏莎行》詞“鵝黃清淺”㊟³,描寫初春柳芽的嫩黃色。
《古代漢語詞典》指出其可修飾月光等意象,如林逋“疏影橫斜水清淺”㊟⁴,以水色映襯月影素淡。
引申形容文風、意境等簡潔明朗而不晦澀。
例證:
《唐詩鑒賞辭典》評王維詩“清淺白石灘”,贊其用自然意象營造出純淨意境㊟⁵。
《中國文學批評術語》将“清淺”列為傳統美學範疇,與“繁複”相對,如李清照詞風“清淺婉約”㊟⁶。
權威文獻來源:
㊟¹ 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
㊟²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6年
㊟³ 商務印書館編輯部《辭源》(修訂本),商務印書館,2015年
㊟⁴ 王力等《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14年
㊟⁵ 蕭滌非等《唐詩鑒賞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
㊟⁶ 張健《中國文學批評術語彙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20年
“清淺”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清澈不深
多用于形容水流或水域的清澈且深度較淺。
例:
淺顯易懂
形容語言、道理等簡單明了,不複雜深奧。
例:
代指銀河
源自古詩中“河漢清且淺”的意象,後成為銀河的别稱。
例:
綜合漢典()、古詩文引用()及文學解析()。
碧盌碧虛上監鉢單查考楚弄吳吹初筵戴高帽盜兵得失在人鼎饪東遮西掩二極管發富燔黍擘豚燔炙法橋伐性刀附生蟲夾肢窩公費公判公清好懷侯伯瓠葉僵直交橫綢缪賈肆踦挐積慶局調拉大旗作虎皮牢祭了達靈矯輪迹名聞天下農正漚菅篇家撇曳前親晚後耆老久次清稗類鈔青白眼青坂欽傾瓊雷瓊台跂跂趨厮弱寡三年艾善藴慎恪施施同心共濟拖累頑魯我行我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