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實誠懇。《初刻拍案驚奇》卷四:“話説 徽州府 有一商人……禀性簡默端重,忠厚老誠。”《再生緣》第九回:“衆家頭目盡心驚,寨主如何恁老誠。老燭酒筵俱已備,卻緣何,輕輕放過女佳人。” 柳青 《創業史》第一部第三十章:“她知道他是這號人--青年人的年齡,中年人的老誠!”
“老誠”是一個漢語詞彙,以下從多個角度進行詳細解釋:
“老誠”形容人老實誠懇、真誠可信的品質,強調為人坦率、不虛僞不做作的特點。該詞常用來表達對他人的信任與肯定,例如形容孩子不說謊(提到“他是個~孩子,從來不說謊話”)或稱贊忠厚性格(如“忠厚老誠”)。
其起源可追溯至《左傳·僖公二十五年》,最初用于描述春秋時期晉國賢者老聃(老子)的高尚品德,因其言行真實可靠而受人尊敬,逐漸演化為固定詞彙。
除傳統用法外,現代語境中也可形容年輕人超越年齡的成熟穩重,如柳青作品中“中年人的老誠”。
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曆史文獻引用,可參考、4、7等來源。
老誠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兩個部分組成:老和誠。老表示年齡,誠表示真誠、誠實的意思。
老的部首是⺼(肉),共有7畫,讀音為lǎo;誠的部首是讠(訂),共有7畫,讀音為chéng。
老誠這個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古代《荀子·勸學篇》中的一句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誠信為本,和睦相處。”表示人們應該尊敬老人,以誠信為基礎與人和睦相處。
老誠在繁體字中的寫法是「老誠」。
古時候,老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相似,誠的字形稍有差異,以讠在上,示在下的形式呈現。
他年紀雖大,但老誠待人,深受大家的尊敬。
老實、誠實、老朋友、真誠、老實人、老實守信
老實、真誠、忠誠、正直
虛僞、薄情、不誠實、欺詐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