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論駁的意思、論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論駁的解釋

亦作“ 論駮 ”。 1.辯論駁正。《三國志·魏志·王肅傳》:“其所論駮朝廷典制、郊祀、宗廟、喪紀、輕重,凡百餘篇。” 唐 陸贽 《盧翰劉從一門下中書侍郎平章事制》:“今百度伊始,六府載張,論駮是非,不可以不審;宣揚憲令,不可以不明。”《續資治通鑒·宋高宗紹興三年》:“國家倣 唐 舊制,分建三省,凡政令之失中,賞刑之非當,其在中書,則舍人得以封還,其在門下,則給事得以論駁。” 梁啟超 《生計學學說沿革小史》第九章:“而近世諸國之學者所引申所論駁,亦皆以此為論理之中心。”

(2).評論辯駁的奏章。《新唐書·齊澣傳》:“論駁及誥詔皆援準古誼,朝廷大政必咨之,時號‘解事舍人’。”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論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核心含義:

一、基本釋義

  1. 辯論駁正
    指通過辯論或批評的方式,對他人觀點進行邏輯性的反駁與修正。例如:“這篇論文對傳統理論進行了有力論駁”()。

    • 構成解析:“論”強調理性分析或讨論,“駁”則指反駁、否定,組合後體現為通過辯論達到駁斥目的()。
  2. 評論辯駁的奏章
    在古代文獻中特指向朝廷提交的、帶有辯駁性質的正式文書。例如《三國志》記載王肅“論駮朝廷典制”,即通過奏章提出異議()。

二、使用場景與延伸

三、近義詞與反義詞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語境中的用法,可參考《三國志》《新唐書》等古籍案例()。

網絡擴展解釋二

論駁的意思

《論駁》是一個描述辯論或反駁的詞語。它表達了對他人觀點或觀點的批判和反駁。

拆分部首和筆畫

根據《康熙字典》,《論駁》這個詞的部首是言(讠)和馬,總共有15個筆畫。

來源

《論駁》這個詞源于古代漢語中的兩個詞語:《論》和《駁》。

繁體

《論駁》的繁體字是「論駁」。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往往有所變化。關于《論駁》的古代寫法有很多,如「論撥」、「論搏」、「論撥」等。

例句

1. 他用事實和邏輯來論駁對方的觀點。

2. 在辯論中,我們經常需要發表意見并論駁對方的觀點。

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反駁、辯駁、論證、辯論。

近義詞

近義詞有:批駁、反駁、質疑、駁斥。

反義詞

反義詞有:附和、贊同、證實、支持。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