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扼險的意思、扼險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扼險的解釋

控制要害。 唐 張鷟 《朝野佥載》卷四:“﹝ 李昭德 ﹞假權制物,扼險淩人,剛愎有餘,而恭寬不足,非謀身之道也。” 宋 周密 《齊東野語·端平入洛》:“會 趙葵 南仲 、 範武仲 、 全子才 三數公惑於降人 谷用安 之説,謂非扼險無以為國,於是守 河 據 關 之議起矣。”《宋史·馮拯傳》:“備邊之要,不扼險以制敵之衝,未易勝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扼險”是一個漢語詞語,讀音為è xiǎn,其核心含義為“控制要害” 或“抓住危險的關鍵部分以阻止其發展”。以下是綜合不同來源的詳細解析:


基本釋義


曆史用例與引證

  1. 唐代文獻:
    張鷟《朝野佥載》提到李昭德“扼險淩人”,形容其通過控制要害壓制他人。
  2. 宋代軍事策略:
    周密《齊東野語》記載趙葵等人主張“扼險為守”,強調占據險要地形防禦外敵。
  3. 《宋史》中的戰術:
    馮拯提出“扼險以制敵之衝”,說明控制險要地勢是制勝關鍵。

應用場景

  1. 軍事戰略:
    如占據關隘、河道等地理優勢,阻止敵軍進攻。
  2. 危機管理:
    在突發事件中快速鎖定問題根源,避免擴散。
  3. 權謀策略:
    通過掌控關鍵資源或信息,壓制對手。

與近義詞的區分


該詞體現了中國古代對風險控制的智慧,強調主動、精準的幹預,常見于曆史文獻與戰略分析中。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朝野佥載》《齊東野語》等古籍。

網絡擴展解釋二

《扼險》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扼險(è xiǎn)是一個漢語詞語,意指緊緊抓住或控制危險的局勢或關鍵點,以達到某個目的的行動或策略。 拆分部首和筆畫: 《扼險》這個詞的拆分部首是“手”和“阜”,共有12個筆畫。 來源: 《扼險》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兵法和策略。在古代戰争中,掌握敵方的關鍵點和戰略要害,能夠扼制、鉗制或封鎖敵方的行動,對于戰争的勝利起到重要作用。 繁體: 《扼險》這個詞的繁體字為「扼險」。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與現代略有不同。《扼險》這個詞在古時寫法中的變體較多,可以通過查閱古代文獻來了解具體寫法。 例句: 1. 他緊緊扼險,成功地控制了整個局面。 2. 在這場峰回路轉的戰鬥中,他們勇敢地扼險,最終取得了勝利。 組詞: 扼制、扼要、扼要工作、扼要說明、扼守、扼守陣地 近義詞: 牢牢把握、牢牢掌握、緊握、緊抓、緊把、緊摳 反義詞: 松開、松手、放開、放手、放寬、放松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