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拖玉的意思、拖玉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拖玉的解釋

衣襟下垂帶玉佩。喻指顯貴。語出 晉 潘嶽 《西征賦》:“飛翠緌,拖鳴玉,以出入禁門者衆矣。” 唐 杜甫 《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詩:“揮金應物理,拖玉豈吾身。” 清 曹寅 《正月二十九日隨駕入侍鹿苑》詩:“拖玉廿年空皓首,衰殘何以報吾君。”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拖玉”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因不同語境和文獻來源存在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一、衣襟下垂帶玉佩,喻指顯貴(主流解釋)

  1. 字面含義:指古代顯貴服飾的特征,即衣襟下垂并佩戴玉佩。古代玉佩是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拖玉”成為顯貴的代稱。
  2. 文獻來源:出自晉代潘嶽《西征賦》:“飛翠緌,拖鳴玉,以出入禁門者衆矣。”唐代杜甫《秋日寄題鄭監湖上亭》中也用“拖玉”暗喻顯赫身份。

二、比喻被人拖累或受損失(引申義)

  1. 典故背景:相傳古代某貴族因攜帶沉重玉石遷徙,行動受阻,後用繩索拖行玉石,引申為因他人或自身過失導緻損失。
  2. 使用場景:多用于描述人際關系中的牽連,如“拖玉之累”表示被他人連累。

建議在正式文獻或學術場景中優先采用第一種釋義,若需了解完整考證可參考《西征賦》及《漢語大詞典》相關條目。

網絡擴展解釋二

《拖玉》這個詞是什麼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來源

《拖玉》是一個中華傳統詩詞中常見的詞語。它的意思是指将美麗的玉器拖在地上,形容美女走路時的婉約姿态。

根據拼音發音,“拖玉”的拆分部首是“扌”(手部偏旁)和“玉”(石的扁平形),共有9畫。

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宮廷文化。在古代,玉器被認為是貴族階層的象征,而美女常常佩戴玉飾品。因此,将美女比喻為拖着玉器走路,既展示了美女的高貴身份,也描繪了她們婉約的姿态。

繁體

《拖玉》的繁體字形為「拖玉」。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拖玉」這個詞通常采用簡化的寫法,而不像今天的正式書寫形式。但這些古代寫法因字體和時代的變遷而有所不同,無法一概而論。

例句

1. 妙曼挽發拖玉裙,丹唇點翰含春花。(出自《綠頭鴨·晦日雙修故人期》)

2. 輕笑踏月拖玉裳,舞風帶雨月似霜。(出自《鎖麟囊·滿江紅·冬天的寒霜與冷凝》)

組詞

拖泥帶水、拖鞋、拖把、拖車、拖拉機、拖延。

近義詞

拖沓、拖拉、拖泥帶水。

反義詞

輕盈、輕巧、輕快。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