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屯籍的意思、屯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屯籍的解釋

屯兵的花名冊。《新唐書·路岩傳》:“取壇丁子弟教擊刺,使補屯籍。”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屯籍為漢語複合詞,由“屯”與“籍”二字構成。據《漢語大詞典》(第2版,商務印書館,2012年)解釋,“屯”作動詞時指聚集、儲存,如《漢書·陳湯傳》載“屯戍以備胡”;作名詞時指屯田制度,即古代軍隊墾荒耕種的軍事組織方式。而“籍”在《說文解字》中釋義為“簿書也”,引申為登記名冊或戶籍檔案。

結合曆史語境,“屯籍”特指明代軍屯制度中登記士兵及其家屬戶籍的官方檔案。據《明史·食貨志》記載,明初實行衛所制時,“軍士皆世籍”,其家族信息均記錄于屯籍,以此保障兵源與軍糧供應(中國曆史研究院,明史數據庫)。這種制度在《中國軍事制度史》(軍事科學出版社,1997年)中被歸類為“寓兵于農”的典型管理模式。

現代漢語中,“屯籍”一詞已鮮少使用,僅見于曆史文獻研究與區域性方言。例如雲南地區部分村落仍保留“查屯籍”的俗語,指代追溯家族源流的傳統(《雲南方言詞典》,雲南人民出版社,2005年)。

網絡擴展解釋

“屯籍”是一個漢語詞語,其核心含義為屯兵的花名冊,主要用于古代軍事管理場景。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2. 曆史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新唐書·路岩傳》:“取壇丁子弟教擊刺,使補屯籍。”
意為招募民間青壯年訓練作戰技能,并登記到屯兵名冊中,擴充軍隊編制。


3. 使用場景


4. 相關延伸


“屯籍”是古代軍事制度中的專用術語,體現軍隊管理的規範化。如需進一步了解其曆史背景,可參考《新唐書》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覽...

本宗捕虜蠶豆象草驢鈔録傳禀傳答貙甿登邁墊高蝶魂敵後防拏撫化婦人拜感戴更頭歌莺舞燕閨風過去未來橫漢黃淨子幻僞會語虎視耽耽警捷經師金紅九牛一毫舊丘拘賣巨掌亢寵口輕舌薄潰瀾羸鈍李郭同舟六器留行魯儒明潔拍擊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期間奇厖福艾三不拗六善應神蕩盛昌慎恪艏樓絲麻私券天災地變聽從拖鬭笑駡從汝宵熠歇伏洗臉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