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德的意思、冠德的詳細解釋
冠德的解釋
(1).謂道德最高。 漢 班固 《典引》:“炳諸典謨,以冠德卓絶者,莫崇乎 陶唐 。” 宋 曾敏行 《獨醒雜志》卷五:“ 永平 中,貴人 馬氏 未嘗有子,所以立為後者,以冠德後宮故也。”
(2).推崇道德。 漢 班固 《白6*虎通·姓名》:“人所以有字何?冠德明功,敬成人也。”
詞語分解
- 冠的解釋 冠 ā 帽子:衣冠。冠戴。冠蓋(古代官吏的帽子和車蓋,借指官吏)。衣冠楚楚。 形狀像帽子或在頂上的東西:冠子。雞冠。樹冠。冠狀動脈。 冠 à 把帽子戴在頭上:沐猴而冠。 超出衆人,居第一位:冠軍。 姓。 筆畫數:; 部首:冖; 筆順編號:
- 德的解釋 德 é 人們共同生活及行為的準則和規範,品行,品質:美德。品德。公德。德行。道德。德性。德育(以一定的社會要求,進行思想的、政治的和道德的教育)。德才兼備。度德量力。德高望重。 心意,信念:一心一德。 恩惠:德施。德澤(德化和恩惠)。德惠。感恩戴德。 姓。 怨 筆畫數:; 部首:彳; 筆順編號: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冠德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冠德”是一個漢語複合詞,其含義需從構成它的單字“冠”與“德”的本義及引申義來理解,并在典籍中有所體現。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
“冠”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指帽子。《說文解字·冖部》:“冠,絭也。所以絭髮,弁冕之總名也。”意指束發之物,是帽子的總稱。
- 引申義: 由戴在頭上這一位置,引申出“居于首位”、“超出衆人”、“第一”的含義。如“冠軍”、“冠絕一時”。
-
“德”的本義與引申:
- 本義: 指道德、品行。《說文解字·彳部》:“德,升也。”段玉裁注:“升當作登。…登讀言得,得來之者,齊人語。”本義與行走、登高有關,後引申指内心的修養和外在的行為準則,即道德、品德。
- 引申義: 指恩惠、恩德,也指事物的屬性、規律(如“五行之德”)。
-
“冠德”的合成詞義:
- 将“冠”的“居于首位、最高”之義與“德”的“道德、品行”之義結合,“冠德”即表示:
- 道德居于首位,品德最為高尚。 形容一個人的德行達到了極高的境界,是衆人中的表率。
- 最高的道德标準或典範。
-
典籍中的體現:
- 雖然“冠德”作為一個固定詞語在古代典籍中不算極其高頻,但其含義在相關語境中清晰可見。例如,形容某人品德超群,為世之楷模時,即可用“冠德”或類似表述(如“德冠群倫”)。
- 在描述理想人格或推崇聖賢時,常會強調其道德的至高無上性,這即是“冠德”的意涵。例如,《漢書》等史書在評價人物德行時,雖未必直接用“冠德”一詞,但其所推崇的“至德”、“盛德”等概念與之相通。
“冠德”意指品德居于首位,最為高尚,是形容道德修養達到最高境界的用語。它強調的是一種卓越的、可以作為典範的德行水平。
參考來源:
- 許慎 撰, 徐铉 校定. 《說文解字》. 中華書局, 2013. (對“冠”、“德”字本義的權威解釋)
- 段玉裁. 《說文解字注》.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 (對“德”字注解的補充)
- 古代史書、典籍中關于人物道德評價的相關記載(如《史記》、《漢書》、《後漢書》等),雖非直接引用“冠德”一詞,但其推崇最高道德标準的思想與“冠德”含義一緻。
網絡擴展解釋
“冠德”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一、基本釋義
-
道德最高
指道德修養達到極高境界,常用于形容品行卓越的人或推崇道德至上的理念。例如漢班固《典引》提到“冠德卓絕者,莫崇乎陶唐”,即強調道德至高無上的典範。
-
推崇道德
表示對道德品質的重視和倡導,如《白虎通·姓名》中“冠德”被用于強調以德行為尊的命名傳統。
二、作為人名的寓意
在姓名學中,“冠德”包含以下内涵:
- “冠”:讀guān 時指帽子;讀guàn 時則有兩層含義:
- 古代成年禮儀“冠禮”的象征;
- 超越衆人、位居第一(如“冠絕古今”)。
- “德”:指道德品質、順應自然規律的行為準則,強調仁愛、善行與恩惠。
整體寓意積極,象征勤勉能幹、能力出衆,且人生順遂光明。
三、讀音與用法
- 拼音:存在guān dé和guàn dé兩種讀音,可能因語境或詞性不同而差異。
- 實際用例:如台灣“冠德領袖”作為地名,或用于企業、人名中。
四、補充說明
該詞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姓名場景,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白虎通》等典籍。
别人正在浏覽...
冰雪節蔔夜蔔晝掣白陳朱重彈當面鬥阋籓羝方鲠豐狐俸資個舊關候衡決禾田講試兼臨堅巧椒花麗句積冰九重閣空白點樂玩聯職臨門曆揚龍钏路殿盧甘石絡腮胡子率己幔幙面條魚南诏農場女堞前鋒營前呼後擁且末秋翅刃迎縷解入門杖子弱羽桑樸善敵侍兒拾人唾涕述序死臣沓集殄除田桑通訣桐帽妥人咼氏洿染梧鼠之技纖靡挦章撦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