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居安思危的意思、居安思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居安思危的解釋

[be vigilant in peace time] 處在平安的環境而想到會出現的困難危險

詳細解釋

謂處于安甯的環境中,要想到可能出現的危難。《左傳·襄公十一年》:“《書》曰:‘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舊唐書·岑文本傳》:“臣聞創撥亂之業,其功既難;守已成之基,其道不易。故居安思危,所以定其業也;有始有卒,所以隆其基也。”《明史·鄭本公傳》:“陛下居安思危,當遠羣小,節燕遊,以防一朝之患。” 茅盾 《子夜》九:“你的危言诤論,并不能叫 小杜 居安思危,反使得他決心去及時行樂,今夕有酒今夕醉。”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居安思危”是一個警示性成語,指在安定環境中保持警惕,預防潛在危機。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二、出處與典故

三、用法與結構

四、近義詞擴展

五、現代啟示

提示:如需了解完整典故或更多例句,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在安定的時候要時刻警惕危險的可能性。該詞可以分解為三個部首,分别是居、安、思,共有十八個筆畫。居安思危的來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軍事策略,強調在平時要維持安定,但也要時刻保持警覺,以防萬一。

關于居安思危的繁體字,可以寫作「居安思危」或者「居安思危」,在繁體字中使用了繁複的筆畫和結構,更加考驗書寫者的技巧和耐心。

在古代漢字中,居安思危的寫法可能與現代有所不同。古時候的寫法更為簡略,注重形象和意義的表達。具體寫法因時代和地域而異,如釋迦牟尼佛的形象被用來代表「安」,而「思」可能畫成「心」。這些不同的寫法都體現了古代人對于意義的追求和表達方式的多樣性。

以下是一個居安思危的例句:
「在社會安定的時候,我們不能掉以輕心,要時刻居安思危,做好應對各種風險的準備。」

與居安思危相關的組詞有居安、思危等。居安指的是生活安定、安居樂業;思危指的是思考危險、警惕危機的可能性。

近義詞包括警鐘長鳴、未雨綢缪,反義詞則是安于現狀、不警為患。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