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額兵的意思、額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額兵的解釋

清 八旗綠營兵。《清會典·八旗都統·都統副都統職掌一》:“邊境無額兵者則換防。”《花月痕》第五十回:“此外 顔 林 所部四千,是 并州 額兵; 淮 南北陸師水師, 湖 南北精鋭,亦是平定後新設額兵。”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額兵是清代軍事制度中的專有名詞,指國家編制内的正規軍隊,即按定額設置的常備兵員。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兩方面解析:

  1. 字義與制度定義

    “額”指規定數目或定額,“兵”即兵士。在清代綠營兵制中,“額兵”特指經朝廷核定、有固定編制的正規軍隊,區别于臨時招募的“餘丁”或“鄉勇”。例如《清史稿·兵志》載,各省綠營“額兵”數量需經兵部審批,不得擅自增減。

  2. 曆史背景與職能

    額兵作為國家常備軍,承擔戍衛、治安等職責。康熙朝定制後,全國綠營額兵約60萬人,分駐各省要沖。其糧饷由朝廷統一撥發,如《皇朝文獻通考》所述:“額兵支饷悉出國庫”。至光緒時期推行新軍制,額兵制度逐漸裁撤。

來源參考:

(注:因專業詞典及古籍原文無直接網絡鍊接,此處标注文獻名稱;線上版可參考“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等權威數據庫。)

網絡擴展解釋

“額兵”是清代軍事制度中的專有名詞,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定義

指清代八旗和綠營的正規編制軍隊。其中:

  1. 八旗兵:滿族特有的軍事組織,分滿洲、蒙古、漢軍八旗,承擔京師戍衛和重要地區駐防。
  2. 綠營兵:主要由漢人組成的軍隊,負責地方治安和邊防。

二、核心特征

三、曆史背景

綠營兵在清初通過收編明軍組建,與八旗共同構成清代兩大常備軍體系。兩者在待遇、職責上存在差異,八旗地位高于綠營。

可通過《清會典》《清史稿》等史料進一步了解其編制細節。

别人正在浏覽...

白舞編述逼年持倉量道德理想端心房契犯獵飛龍廄墳史負儋高産歌樂割沒莞蒻骨鼕酣紫好語如珠鴻案鹿車徽商護心鏡餞送艱虞蛟鼍桀骜不馴借古諷今節棁金車錦帶戢心括弧瑪瑙鳴泉民屯民主木偶人内虛披靡批命鋪鋪挈攜情癡虬立軟監沙鴿善學折要雙魚洗疏質司隸素娥鎖閉唐音同揆退丁拖逗挽轉無鹽骁勇晳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