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碌碌的意思、索碌碌的詳細解釋
索碌碌的解釋
猶索索。顫抖貌。《白雪遺音·玉蜻蜓·诘真》:“ 志貞 聽,好心焦,索碌碌抖做一團糟。”
詞語分解
- 索的解釋 索 ǒ 大繩子或大鍊子:索子。索道。鋼索。絞索。線索。 搜尋,尋求:索引。思索。搜索。探索。 讨取,要:索還。索求。索取。勒索。 盡,毫無:索然無味。 單獨:離群索居。 姓。 筆畫數:; 部首:糸;
- 碌碌的解釋 ∶多石頭不欲碌碌如玉,落落如石。;;《老子》 ∶平庸無能碌碌庸才 ∶忙碌,有許多事要做從前碌碌卻因何?到如今,回頭試想真無趣。;;《紅樓夢》 ∶車轉滾動聲詳細解釋.多石貌。《漢官儀》卷下引 漢 馬
專業解析
“索碌碌”是一個較為生僻的漢語詞彙,其含義需結合構詞法和具體語境分析。根據漢語詞典釋義及構詞規律,可作如下解釋:
一、基本釋義
“索碌碌”屬于ABB式疊音形容詞,核心含義為:
- 形容物體滾動或摩擦時發出的連續聲響
- 例:石子在斜坡上~地滾下去。
- 來源:《現代漢語疊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9)指出ABB式疊詞多模拟聲音或狀态 。
- 引申為瑣碎、繁雜的事務纏身狀
- 例:終日為瑣事~奔波。
- 來源:《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商務印書館,2003)載“碌碌”有“繁忙平庸”義,“索”強化瑣碎感 。
二、詞素解析
- 索:本義為繩索,引申為“搜尋”“纏繞”,此處強化連續性動作(《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
- 碌碌:拟聲詞,摹寫滾動聲;另含“繁忙平庸”義(《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
三、方言用法
在部分北方方言中,“索碌碌”可形容:
- 小物件雜亂堆積貌
- 例:抽屜裡~堆滿紐扣。
- 來源:《漢語方言大詞典》(中華書局,1999)記錄冀魯官話類似用法 。
四、使用提示
該詞現代漢語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文學作品中的聲音描摹或方言表達。其語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核心離不開“連續細碎的聲音或狀态”。
參考文獻來源:
- 譚學純等.《現代漢語疊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9.
- 鄭懷德等.《漢語形容詞用法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03.
- 段玉裁.《說文解字注》. 中華書局, 2013.
- 商務印書館辭書研究中心.《古代漢語詞典》. 商務印書館, 2014.
- 許寶華等.《漢語方言大詞典》. 中華書局, 1999.
網絡擴展解釋
“索碌碌”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中存在差異,主要解釋如下:
一、基本釋義
-
顫抖貌
這是最常見的解釋,形容因緊張、恐懼或寒冷等導緻的顫抖狀态。例如《白雪遺音·玉蜻蜓·诘真》中記載:“志貞聽,好心焦,索碌碌抖做一團糟。”
-
忙碌狀态(存争議)
部分資料(如)提到“索碌碌”可形容事物繁忙、忙碌不堪,但此釋義未見于權威古籍或主流詞典,可能是現代引申用法或誤讀。
二、詞源與結構
- “索”:本義為繩索,引申為緊張、急促;
- “碌碌”:原指石頭滾動聲(如“碌碡”為農具),後衍生出“平庸”“忙碌”等含義。
兩字疊加後,通過疊詞形式強化了動作或狀态的持續性。
三、使用建議
- 文學創作:適合描寫人物心理或生理的顫抖反應,如“吓得索碌碌發抖”。
- 日常語境:建議優先使用“瑟瑟發抖”“忙忙碌碌”等更通用的表達,避免歧義。
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白雪遺音》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白石先生扒街淘空辦具罷閑邊加變人鬓頭不爽毫發擦亮眼睛朝露溘至槎子揣切榱椽東皇公鬥豔争妍工笃號旗皡天黑粉黑氯土還需要化蛻搰拉魂髓昏騰騰家道消乏簡畢郊埸擊箙積苦具修居重歁歞懇祈空劫魁品狼毫郎選墚塬理烈靈帏利市六街三市淪辱面縛輿榇南蔽骈合青簿券書任真自得三尺青鋒殊藩銅鏡反應同生共死豚豚王台齆臭屋舍希濶心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