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實際相同。《管子·參患》:“得衆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
(2).指同一事物。 唐 韓愈 《初南食贻元十八協律》:“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
(3).指富裕程度相同。《商君書·錯法》:“同列而相臣妾者,貧富之謂也;同實而相并兼者,強弱之謂也。”
“同實”是一個漢語詞彙,主要有以下三種含義及用法:
實際相同
指事物本質或實際内容相同。例如《管子·參患》中提到:“得衆而不得其心,則與獨行者同實。”,強調表面形式不同但本質一緻。
指同一事物
表示不同名稱指向同一對象。如唐代韓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協律》中的“蛤即是蝦蟇,同實浪異名”,說明“蛤”與“蝦蟇”是同一生物的異名。
富裕程度相同
用于描述經濟狀況的等同性。《商君書·錯法》提到:“同實而相并兼者,強弱之謂也”,指經濟實力相當卻發生兼并,源于國力強弱差異。
同實是指事物相同或者相符。拆分部首是“言”和“實”,分别是表示語言和實際的意思。同實的筆畫是6畫。
同實這個詞來源于古代漢語,形容物品的實際情況與所說的一緻。在古漢語中,同實的寫法是“同實”,使用的是繁體字。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同實還有其他的寫法。比如:同実、同實等。這些寫法都表示相同或者相符的意思。
以下是幾個使用了同實的例句:
與同實相關的組詞有:
同實的反義詞是“不實”,表示與實際情況不符或者相反的。
這篇文章解釋了同實這個詞的意思,拆分部首和筆畫,它的來源和繁體字寫法,還提供了一些古代漢字寫法和使用同實的例句。此外,還列舉了一些與同實相關的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