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ctic ocean; the Arctic Ocean
北冰洋(Arctic Ocean)是地球五大洋中面積最小、緯度最高的海洋,其漢英詞典定義包含地理屬性與生态特征的雙重釋義。在地理層面,北冰洋指位于北極圈内、被亞歐大陸和北美大陸環抱的海洋,英語對應"Arctic Ocean"一詞,詞源可追溯至希臘語"arktikos"(意為"靠近熊"或"北方")。其地理坐标為北緯66°34'以北區域,面積約1405.6萬平方公裡,平均深度1225米,最大深度5550米(位于格陵蘭海)。
該海域具有三個顯著特征:其一為海冰覆蓋,夏季冰蓋面積約400萬平方公裡,冬季可達1400萬平方公裡;其二為低溫環境,表層水溫終年維持在-1.8℃至0℃之間;其三為獨特的生态系統,栖息着北極熊、海象及冰藻等特有生物,構成全球重要的碳彙系統。國際北極科學委員會(IASC)研究顯示,北冰洋儲存着地球13%未開發的石油資源和30%未開發的天然氣資源。
在法律地位上,依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北冰洋中央區域被定義為"人類共同繼承財産",沿岸五國(俄羅斯、加拿大、美國、挪威、丹麥)享有200海裡專屬經濟區管轄權。中國自2018年起成為北極理事會正式觀察員國,參與北極航道開發與環境保護合作。
北冰洋是地球四大洋之一,以下為詳細解釋:
1. 基本定義與詞源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稱北極海,得名于其位于地球最北端且終年被冰雪覆蓋的特性。漢語中“北”指方位,“冰”描述其寒冷特征,“洋”對應海洋屬性,組合成極寒海域的意象。
2. 地理特征
3. 氣候與生态
4. 資源與人類活動
5. 特殊地位
如需更詳細數據(如不同統計機構的具體數值差異),可參考、3、4、6等權威來源。
白細胞層表示系統标準費率标準公差操件慣例償債支付款遲付即期信用證倒排文件倒影定位符號沸點測定含皂苯甲酸苄酯赫維什沙門氏菌換檔鎖桦樹活性簇琥珀磺胺噻唑鑒定價值監視權技術專家計算裝置擴張弓鹿角精綠玉髓偶電子披葉金雞納皮婆羅洲脂誓絕同粒凝結作用突變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