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material contract
buy; purchase
expect; feed; material; stuff
【化】 filter material
contract
【化】 contract; pact
【經】 compact; contract
購料合同(Procurement Contract)的漢英法律釋義
購料合同指買方(采購方)與賣方(供應商)就原材料、零部件或半成品等物資的買賣達成的具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其核心性質為雙務有償合同,雙方互負對待給付義務:買方支付價款,賣方交付符合約定标準的物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595條)。英文對應術語為"Procurement Contract" 或"Materials Purchase Contract",強調商業采購中的規範性與權責分配。
标的物明确性
合同須清晰界定物料名稱、規格(如ISO标準)、質量等級(如GB國标/行業标準)、計量單位等,避免歧義。例如:“采購304不鏽鋼闆材,厚度2mm,符合GB/T 3280-2015标準”。
來源:《民法典》第596條(标的物條款的法定要求)
價格與支付機制
包含單價、總價、貨币類型(如CNY/USD)、支付方式(信用證/電彙/承兌彙票)、付款節點(預付款/驗收後付款)等。國際貿易中需注明INCOTERMS®規則(如FOB Shanghai)。
來源:《國際貿易術語解釋通則2020》(ICC發布)
交付與驗收條款
來源:《民法典》第603-604條(交付與風險轉移規則)
違約責任與争議解決
明确遲延交貨、質量瑕疵的違約金計算方式(如合同總額的每日0.05%),并約定仲裁(如CIETAC)或訴訟管轄地。
來源:《民法典》第577條(違約責任的一般規定)
合同類型 | 标的物性質 | 典型場景 |
---|---|---|
購料合同 | 原材料/半成品 | 制造業生産原料采購 |
貨物買賣合同 | 成品商品 | 經銷商采購零售商品 |
加工承攬合同 | 定制化産品或服務 | 委托第三方按圖紙生産零件 |
注:購料合同聚焦标準化物料,區别于需定制生産的承攬合同(《民法典》第770條)。
廣義指企業為運營所需采購貨物/服務的合同(含招标程式),區别于消費者購買(Black's Law Dictionary, 11th ed.)。
特指工業場景中原料采購,強調物料對生産鍊的支撐作用(Uniform Commercial Code, Article 2)。
未明确約定質量異議期 的,適用法定檢驗期限(《民法典》第621條);未約定不可抗力範圍 的,可能擴大免責争議(參考CISG第79條)。
權威參考來源:
購料合同(或稱材料采購合同)是采購方與供應方就工程或生産所需材料的采購事項達成的法律協議,明确雙方權利義務,屬于經濟合同的一種。以下是詳細解釋:
購料合同是供需雙方籤訂的“供需關系”法律文件,受《經濟合同法》約束。其核心内容包括:
标的物與質量要求
價格與支付
交貨與驗收
風險與責任
1. 合同雙方信息(名稱、地址、聯繫方式)
2. 采購清單(物料編碼、數量、單價)
3. 交貨條款(時間、地點、運輸責任)
4. 質量與驗收标準
5. 付款方式與時間
6. 違約責任與争議解決
7. 附件(技術規格書、檢驗标準等)
如需完整合同範本,可參考、2、4的模闆。
編輯卡标準成本盤存法不穩定酸參數塊地址超強堿催化劑程式核查成語鉛字醋酸铵蜂蜜酒汞齊盤工藝操作控制器固定申請書價格限制膠态分散科西嘉驅蟲紅藻聯合分布函數聯線調試煤的氣排隊的皮帶計量機輕率的訴訟氣壓圖權利占有人群集控制器去皮的人事曬場世道書寫體畏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