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工作可靠性”指系統、設備或組件在規定條件下和規定時間内無故障完成預期功能的能力。該術語強調持續穩定執行任務的性能,核心在于“可靠”所蘊含的信任度與确定性。以下從定義、英文對應及工程應用三方面解析:
指設備或系統的運行狀态,強調動态執行過程,對應英文operation 或functioning。
由“可靠”與“性”構成:“可靠”即值得信賴(dependable),“性”表示屬性,整體對應reliability,體現抗故障能力。
示例: 高可靠性系統需滿足“故障率低、維修時間短”的特性(ISO 8402标準)。
中文術語 | 英文直譯 | 工程語境對應 | 關鍵指标 |
---|---|---|---|
工作可靠性 | Operational Reliability | System Reliability | 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 |
可靠度 | Reliability Degree | Probability of Success | 可靠度函數 R(t) = e^(-λt) |
失效概率 | Failure Probability | Unreliability F(t) | F(t) = 1 - R(t) |
注: 在工程領域,工作可靠性常通過$lambda$(失效率) 量化,計算公式為:
$$ lambda = frac{text{失效次數}}{text{總運行時間}} $$
軸承的“工作可靠性”取決于材料疲勞極限與負載周期(參考《機械設計手冊》)。
芯片可靠性需滿足JEDEC JESD47标準,通過加速壽命試驗(ALT)驗證。
FAA 25.1309條款要求飛行控制系統需具備$10^{-9}$/小時的高可靠性。
術語關聯參考:
“工作可靠性”是可靠性理論中的核心概念,指産品在實際使用中完成規定功能的穩定程度。具體解釋如下:
根據國家标準GB-6583,工作可靠性指産品在實際使用條件下表現出的可靠性,包含了産品設計、制造及使用維護等全生命周期的影響因素。它強調産品在真實場景中的性能表現,而非實驗室環境下的理論值。
工作可靠性可分為兩類:
以汽車為例,若某個零件故障後經維修仍能正常行駛,說明該零件的工作可靠性較高;反之,若頻繁故障且難以修複,則工作可靠性低。這與一次性注射器(僅需單次使用可靠)或白熾燈泡(損壞即更換)的可靠性評價标準不同。
常用平均無故障時間(MTBF)衡量,通過設備實際工作時間與故障次數的比值計算。例如,服務器若在全年運行中出現2次故障,則MTBF為4380小時(8760/2)。
閉艙式飛機别有企圖補澆冒頭電動儀器電解燒堿防痛反應風量計副理給呂薩克定律個人人壽保險單供應塔黑爾斯氏壓力計河豚戊糖花鍵軸磺内酰胺火盆頰軸的吉列斯氏移植物靜電積塵聚乙二醇醚鍊式特征洛倫茨氏髋關節複位手法麻痹性肌肥大能量放出胚流産前闊頭者實心膠時域痰弧菌網絡診斷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