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生黴素英文解釋翻譯、更生黴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actinomycin D; dactinomycin
【醫】 actinomycin IV
分詞翻譯:
更的英語翻譯:
change; even more; experience; furthermore; more; replace; still
生黴的英語翻譯:
mildew
素的英語翻譯:
element; native; plain; usually; white
【建】 chart
專業解析
更生黴素(Actinomycin D)是一種來源于鍊黴菌屬的細胞毒性抗生素類藥物,在漢英醫學詞典中被定義為"抗腫瘤抗生素"(antineoplastic antibiotic)。該藥物由美國微生物學家Selman Waksman團隊于1940年首次從土壤放線菌中分離發現,并于1964年獲得FDA批準用于臨床治療。
從藥理作用機制來看,更生黴素通過嵌入DNA雙螺旋的小溝,特異性抑制RNA聚合酶的活性,阻斷轉錄過程,從而幹擾腫瘤細胞的蛋白質合成。這種作用機制使其對霍奇金淋巴瘤、腎母細胞瘤及橫紋肌肉瘤等惡性腫瘤具有顯著療效。
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批準的適應症包括:①妊娠滋養細胞腫瘤的聯合化療;②兒童腎母細胞瘤的術後輔助治療;③轉移性睾丸癌的二線治療方案。臨床數據顯示,該藥對絨毛膜癌的完全緩解率可達80%以上。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20年版)記載,更生黴素注射液需避光保存于2-8℃環境,推薦劑量為每日0.01-0.015mg/kg,靜脈滴注療程不超過5天。主要不良反應包括骨髓抑制、消化道黏膜炎及脫發等。
網絡擴展解釋
更生黴素(Dactinomycin),又稱放線菌素D,是一種從土壤放線菌發酵液中提取的天然抗生素類抗腫瘤藥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基本屬性
- 化學特性:鮮紅色或橙紅色結晶性粉末,無臭,遇光、熱不穩定,需避光幹燥保存。
- 來源:最早從中國桂林土壤中的放線菌分離獲得,與國外放線菌素D結構相同。
2.作用機制
- 通過嵌入DNA雙螺旋的小溝,與脫氧鳥嘌呤結合形成複合體,阻礙RNA聚合酶功能,抑制RNA(尤其是mRNA)的合成,幹擾細胞轉錄過程。
- 屬于周期非特異性藥物,對多種腫瘤細胞均有殺傷作用。
3.臨床應用
- 主要適應症:
- 腎母細胞瘤(Wilms瘤)、橫紋肌肉瘤、神經母細胞瘤;
- 絨毛膜上皮癌、惡性葡萄胎(對其他化療藥物無效者仍有40%治愈率);
- 霍奇金病、睾丸腫瘤等。
- 聯合治療:常與放療聯用,增強療效。
4.副作用與注意事項
- 常見副作用:
- 骨髓抑制(血小闆減少為主,其次為白細胞減少);
- 嚴重惡心、嘔吐(急性劑量限制毒性);
- 脫發、肝腎功能損害。
- 特殊風險:
- 靜脈注射外滲可緻嚴重軟組織損傷,需用利多卡因或氫化可的松局部封閉;
- 可能引發肺纖維化(與博來黴素聯用時需謹慎)。
5.其他信息
- 緻癌性:被列為3類緻癌物(緻癌性證據不足);
- 藥物相互作用:維生素K可能降低其效價。
如需具體用藥方案或完整適應症列表,可參考等來源的臨床指南。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半字輸入被認證的測試軟件镫骨神經電壓波節滴量培養端面密封法制原則非個人聯絡銷售沽名釣譽骨纖維組織的好望角蘆荟環境态畫外音加工數據庫系統兼容存儲基本諧波節汽門室拒絕司法流體動力馬勃素莫爾加尼氏窩檸嗉酰氨親電取代三氧化氮審判地國手性位移試劑數字計算機微程式隻讀存儲器微堿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