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差在漢語中主要有兩層含義,分别對應不同專業領域,其英文翻譯也不同:
指允許的尺寸或參數變動範圍,确保零件可互換性。英文對應Tolerance。
例如:軸直徑設計為 50 mm,公差 ±0.05 mm,即實際尺寸可在 49.95 mm 至 50.05 mm 之間。計算公式為:
$$
text{公差} = text{最大極限尺寸} - text{最小極限尺寸}
$$
來源:國家标準《GB/T 1800.1-2020 産品幾何技術規範(GPS)極限與配合》
指樣本統計量與總體參數之間的差異,英文對應Sampling Error。
例如:問卷調查中樣本均值與總體均值的偏差。計算公式為:
$$
text{公差} = bar{x} - mu
$$
其中 (bar{x}) 為樣本均值,(mu) 為總體均值。
來源:《數理統計學導論》ISBN 978-7-04-050760-0
"公差"在古漢語中亦指臨時派遣的公務(Official Business),如"出公差",現代較少使用。
參考資料
“公差”一詞在不同領域中有不同含義,以下是其主要解釋:
指零件尺寸允許的變動範圍,确保零件間的配合精度。例如:
特指等差數列中相鄰兩項的固定差值: $$ a_n = a_1 + (n-1)d $$ 其中d為公差。如數列3,7,11,15...的公差d=4
指公務執行中的合理誤差容忍度,常見于:
建議根據具體上下文選擇對應解釋,工程和數學領域為現代最常用含義。
阿弗婁丁奧長石白領工人槽電壓乘數詞頭創辦觸簧電氣工業用硬質膠電子掃描器反步變換高速離心煉油機更年期的谷膠纖維蛋白故障信號胡謅降脂丙二酯角鲨烷距腓後韌帶均衡環軍需官凱塞連杆銷軸鄰接性蔓延毛細管計明示約因強直劑前台的神經酸使熄滅危險重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