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工時折舊法英文解釋翻譯、工時折舊法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經】 working-hours method

分詞翻譯:

工時的英語翻譯:

man-hour
【化】 man hour
【經】 man-hour

折舊法的英語翻譯:

【經】 depreciation method; method of depreciation

專業解析

工時折舊法(Working Hours Depreciation Method),在會計領域指根據固定資産的實際工作時間而非使用年限計提折舊的方法。該方法適用于使用強度與時間直接相關且損耗程度可量化的設備(如機床、運輸工具等)。以下是中英文術語對照及核心要點:

一、中英文定義

二、適用場景

  1. 設備類資産:如機床(Machine Tools)、工程機械(Construction Machinery)等,其損耗與運轉時長強相關。
  2. 運輸工具:飛機(Aircraft)、船舶(Vessels)按飛行/航行小時計提折舊(如波音737每飛行小時折舊率固定)。

三、權威依據

  1. 中國企業會計準則

    《企業會計準則第4號——固定資産》允許按工作量法計提折舊,符合“成本與收益匹配”原則(來源:財政部《企業會計準則應用指南》)。

  2. 國際會計準則(IAS 16)

    明确将“産量法”(Production Method)列為可選折舊方法,要求反映資産經濟利益的消耗模式(來源:IFRS Foundation, IAS 16.60)。

四、實例計算

某設備原值100萬元,殘值10萬元,預計總工時50,000小時。若首年使用5,000小時:

$$ text{首年折舊額} = frac{1,000,000 - 100,000}{50,000} times 5,000 = 90,000 text{元} $$

**五、術語對照表

中文 英文
工時折舊法 Working Hours Depreciation
預計總工時 Estimated Total Working Hours
單位工時折舊率 Depreciation Rate per Hour
淨殘值 Salvage Value

六、專業文獻參考

  1. 《現代會計辭典》(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定義工時法為“按固定資産實際工作量分攤成本的方法”。
  2. Kieso, D. W.《Intermediate Accounting》(Wiley出版社):詳述産量法(Units of Production)在GAAP與IFRS下的應用差異(ISBN 978-1-119-65228-8)。

此方法強調資産使用的物理損耗,避免年限法的機械性,但需精确記錄工時數據,適用性受限于成本效益原則。

網絡擴展解釋

工時折舊法是一種固定資産折舊方法,其核心是根據資産的實際使用時間或工作量來分攤折舊費用。以下是具體說明:

定義與計算公式

該方法将資産總折舊成本與其預計總工作量(如工時、産量等)挂鈎,計算公式為: $$ text{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frac{text{資産原值} - text{預計殘值}}{text{預計總工作量}} $$ $$ text{當期折舊額} = text{當期實際工作量} times text{單位工作量折舊額} $$

適用場景

主要用于使用強度波動較大的設備,如:

  1. 生産設備(按實際運轉時長計提)
  2. 運輸工具(按行駛裡程計提)
  3. 建築施工機械(按作業台班數計提)

核心特點

注意事項

需合理預估資産總壽命期内的總工作量,若實際使用量遠超預估,可能導緻資産提前報廢時尚未提足折舊。這種方法在制造業設備管理和物流運輸行業應用較廣。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阿-羅二氏反應标志文件不懷好意成排鑽床辭書雌酮尿促腸液素大鼓聲二價汞的複碳法敷物工作文件耗盡型場效應晶體管火花間隙級函數響應經手術牙長出聚兩性電解質矩陣的元濾光闆脈沖時間調制磨蝕硬度腦硬脂酸嵌段聚合商品輸出商業等級雙重過帳頭頭是道僞隨機二進制噪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