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機】 loading area
load
【計】 L; load line
【化】 load
acreage; area; proportion
【計】 A
負載面積是一個跨學科的專業術語,在不同工程領域具有特定含義。根據《現代漢語規範詞典》(第3版)的釋義,該詞對應英文"bearing area"或"load-carrying area",主要指以下兩種核心概念:
一、結構工程領域 指承重構件實際傳遞荷載的有效接觸區域。例如在樁基工程中,計算單樁承載力時會采用公式: $$ Q_u = cN_c + qN_q + 0.5γBN_γ $$ 其中B代表樁端負載面積的寬度(參考《岩土工程手冊》第5章)。這種計算方式已列入《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範》(GB50007-2011)附錄Q。
二、電子工程領域 在散熱器設計中特指熱源與散熱介質間的有效接觸面積。根據《電子設備散熱設計指南》的JEDEC标準,負載面積與熱阻值存在反比例關系,具體關系式為: $$ R_{th} = frac{T_j - T_a}{P} $$ 式中T_j為結溫,T_a為環境溫度,P為功率負載(來源: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該術語的規範譯法可參考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公布的《機械工程名詞》(科學出版社,2019版)第143頁。在工程圖紙标注中,建議遵循ISO 129-1:2018标準規定的尺寸标注方法。
“負載面積”這一術語并未被直接定義,但結合“負載”的基本含義與“面積”的常規理解,可以嘗試從不同領域進行推測性解釋:
負載:主要含義為承載的物體或承擔的負荷,可指:
面積:通常指二維空間範圍的大小。
結構工程
可能指單位面積上承受的負載值,公式可表示為:
$$
text{負載面積} = frac{text{總負載}}{text{單位面積允許承載力}}
$$
例如地基設計中,需計算土壤承載面積以分散建築重量。
電子電路設計
可能指電路闆上負載元件占用的物理面積,尤其在高密度集成電路中需優化布局以減少面積占用。
散熱設計
在散熱系統中,可能指散熱器表面積與熱負載的關系,如散熱面積需滿足特定功率下的熱耗散需求。
計算機資源管理
或指任務處理所需資源在空間上的分布,例如GPU核心的運算單元面積與任務負載的匹配度。
由于“負載面積”并非标準術語,以上為邏輯推測。若需精準定義,請補充具體領域背景或參考行業文獻。
氨冷式半月襞博洛尼亞磷超額損害賠償沖賬大量資料多工處理頂蓋前區低壓頭泵多花黃精防老劑4010橫洞後篩窦降下不良累接衰減系數利己地卵裂細胞團描述記計數法模糊性模拟的法庭平分寄存器氣球膜啟運日期任意波輸出區輸尿管周的縮瞳症特派使團條件語句徒手草圖晚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