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机】 loading area
load
【计】 L; load line
【化】 load
acreage; area; proportion
【计】 A
负载面积是一个跨学科的专业术语,在不同工程领域具有特定含义。根据《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3版)的释义,该词对应英文"bearing area"或"load-carrying area",主要指以下两种核心概念:
一、结构工程领域 指承重构件实际传递荷载的有效接触区域。例如在桩基工程中,计算单桩承载力时会采用公式: $$ Q_u = cN_c + qN_q + 0.5γBN_γ $$ 其中B代表桩端负载面积的宽度(参考《岩土工程手册》第5章)。这种计算方式已列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附录Q。
二、电子工程领域 在散热器设计中特指热源与散热介质间的有效接触面积。根据《电子设备散热设计指南》的JEDEC标准,负载面积与热阻值存在反比例关系,具体关系式为: $$ R_{th} = frac{T_j - T_a}{P} $$ 式中T_j为结温,T_a为环境温度,P为功率负载(来源: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
该术语的规范译法可参考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机械工程名词》(科学出版社,2019版)第143页。在工程图纸标注中,建议遵循ISO 129-1:2018标准规定的尺寸标注方法。
“负载面积”这一术语并未被直接定义,但结合“负载”的基本含义与“面积”的常规理解,可以尝试从不同领域进行推测性解释:
负载:主要含义为承载的物体或承担的负荷,可指:
面积:通常指二维空间范围的大小。
结构工程
可能指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负载值,公式可表示为:
$$
text{负载面积} = frac{text{总负载}}{text{单位面积允许承载力}}
$$
例如地基设计中,需计算土壤承载面积以分散建筑重量。
电子电路设计
可能指电路板上负载元件占用的物理面积,尤其在高密度集成电路中需优化布局以减少面积占用。
散热设计
在散热系统中,可能指散热器表面积与热负载的关系,如散热面积需满足特定功率下的热耗散需求。
计算机资源管理
或指任务处理所需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例如GPU核心的运算单元面积与任务负载的匹配度。
由于“负载面积”并非标准术语,以上为逻辑推测。若需精准定义,请补充具体领域背景或参考行业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