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計】 counter-diagonal
在漢英詞典視角下,“副對角線”的數學概念解析如下:
漢語釋義
副對角線(fù duìjiǎo xiàn)指從矩陣的右上角到左下角的連線,與主對角線(左上到右下)垂直相交。在方陣中,副對角線元素滿足行號與列號之和等于矩陣階數加1(即若矩陣為n階,則元素位置需滿足 (i + j = n + 1))。
英語對應術語
Anti-diagonal 或Secondary diagonal,部分文獻也稱 Skew-diagonal。例如:
"The sum of elements on the anti-diagonal is crucial in determinant calculations."
(副對角線上元素的和在行列式計算中至關重要。)
代數表達
對于n階方陣 (A = [a{ij}]),副對角線元素集合為:
$$ { a{1n}, a{2,n-1}, ldots, a{n1} } $$ 其通項公式為 (a_{i,j}),其中 (j = n + 1 - i)。
與主對角線的區别
行列式計算
副對角線元素參與計算行列式的符號規則(如反對角矩陣的行列式公式)。
來源:高等教育出版社《線性代數》(同濟大學第7版)
矩陣變換
在圖像處理中,副對角線翻轉(anti-diagonal flip)是一種幾何變換操作。
來源:Stanford University CS231n課程資料
學術定義
詞典釋義
"Anti-diagonal: The diagonal from top-right to bottom-left of a square matrix."
以3階矩陣為例:
$$ begin{bmatrix} a{11} & a{12} & color{red}{a{13}} a{21} & color{red}{a{22}} & a{23} color{red}{a{31}} & a{32} & a{33} end{bmatrix} $$
紅色元素為副對角線((a{13}, a{22}, a{31})),滿足 (i+j=4)(n=3)。
本定義綜合國家标準術語、權威數學教材及國際學術資源,确保概念精确性與學術規範性。
在數學中,副對角線(又稱反對角線或次對角線)指的是從矩陣的右上角到左下角的連線,與主對角線(左上到右下)方向相反。以下是詳細解釋:
三階矩陣的行列式展開中,副對角線方向乘積的符號為負: $$ text{det}(mathbf{A}) = a{11}a{22}a{33} + a{12}a{23}a{31} + a{13}a{21}a{32} quad - a{13}a{22}a{31} - a{11}a{23}a{32} - a{12}a{21}a{33} $$
副對角線是矩陣中一條從右上到左下的重要連線,其元素位置由行號與列號之和決定,廣泛應用于數學、計算機科學等領域。理解副對角線有助于分析特殊矩陣結構和運算性質。
奧本海姆氏反射胞壁酰基吡喃糖地段護士定量配給鞏膜固有質公司管理部門共同所有光芒萬丈管理會計學核定稅則結膜反射借入資本結算帳款開火隸屬的母函數傾斜轉鼓全的軟片卷三羟化钼生皮脂的瞬變期順反異構碳化物安定劑天氣的替代公斷人銅鐵靈僞文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