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封臣英文解釋翻譯、封臣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feudatory

相關詞條:

1.vassal  2.feudatory  3.vavasor  4.vavasour  

例句:

  1. 封臣,臣屬從封建地主手中獲得土地并接受保護的人,以敬意和忠誠回報
    A person who held land from a feudal lord and received protection in return for homage and allegiance.
  2. 這位封臣宣誓他将永遠忠誠于國王。
    The vassal swore that he would be loyal to the king forever.

分詞翻譯:

封的英語翻譯:

envelop; seal
【經】 seals

專業解析

封臣(fēngchén)的漢英詞典釋義

一、中文釋義

封臣指中國古代封建制度中,受君主或上級領主分封土地(采邑),并對其宣誓效忠、承擔軍事義務的貴族階層。其核心特征包含:

  1. 受封關系:通過正式儀式獲得領地(如“裂土封臣”),土地所有權仍屬上級,封臣享有使用權與管理權。
  2. 等級義務:需履行納貢、服役(如戰時提供兵力)、效忠誓言等責任,形成“領主-封臣”契約鍊。
  3. 世襲特權:領地與頭銜通常可世襲,但需上級重新确認(如“冊封”)。

二、英文對應詞

  1. Vassal
    • 狹義指歐洲封建制中向領主(Lord)宣誓效忠、接受封地(Fief)的附庸者,強調雙向契約關系(如軍事服務換取保護)。
    • :The vassal swore an oath of fealty to his liege lord.(封臣向君主宣誓效忠。)
  2. Fiefholder
    • 側重土地授予關系,指實際掌管封地(Fiefdom)的臣屬,常見于中世紀歐洲史研究。
  3. Feudatory
    • 泛義指從屬國或附庸統治者,適用于跨文化比較(如印度柴明達爾制、日本武士階層)。

三、曆史語境補充

四、權威參考


來源說明:釋義綜合《牛津英語詞典》、劍橋中國史系列、中國社科院《古代中國社會結構》研究。

網絡擴展解釋

“封臣”是封建制度中的核心角色,指通過契約關系從封君(領主)處獲得封地(采邑)并承擔特定義務的貴族或臣屬。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基本定義

封臣(拉丁語:Vassus,英語:Vassal)在中世紀西歐封建體系中,指通過臣服禮和效忠宣誓與封君建立依附關系的個人。他們從封君處獲得土地(采邑)及保護,同時需履行軍事、經濟等義務。

二、核心義務

  1. 軍事支持:封臣需自備武器馬匹,為封君提供固定期限(通常每年40天)的軍事服役,例如參與戰争或戍守城堡。
  2. 經濟貢獻:包括繳納協助金(如封君被俘需支付贖金)、提供物資等。
  3. 效忠與勸告:不得背叛封君,并在重大事務中提供建議。

三、權利與特權

  1. 封地治理權:封臣在采邑内擁有司法、財政和軍事自治權,近似于“小國王”。
  2. 等級身份:封臣多為騎士或貴族,可擁有下級封臣,形成多級附庸關系。

四、與中國分封制的區别

對比項 西歐封臣制度 中國分封制(先秦)
契約性質 雙向契約(權利義務對等) 單向賞賜(君主主導)
權力結構 多層級附庸,易導緻割據 中央集權逐漸強化
存續時間 盛行于9-13世紀,13世紀後衰落 西周至秦朝(前1046-前221年)

五、曆史演變

西歐封臣制度起源于8世紀法蘭克王國,通過《凡爾登條約》(843年)和騎士階層興起逐步系統化,13世紀後因中央集權加強而衰落。中國秦朝“廢封建、立郡縣”後,分封制僅在局部短暫存在。

封臣是封建時代權力分散化的産物,其權利義務的契約性(西歐)與依附性(中國)體現了不同文明的治理邏輯。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便盤标志序列到期前等卡的多晶聚集體二尖瓣狹窄高波道帶寬功能孔回腸結腸套疊加酶洗衣粉肌甙街道解雇者空氣儲槽勞動定額冷凝面裂變參量慢性口瘡棉絮狀滲出點穆克氏試驗納普氏線尿道膿腫嗫語佩朗契托氏器耍滑頭罩托因比氏小體外彙貼水外圍傳送微分反應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