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英詞典

符號表元素英文解釋翻譯、符號表元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計】 symbol table element

分詞翻譯:

符號表的英語翻譯:

【計】 symbol table; symbolic table

元素的英語翻譯:

element
【計】 E
【化】 element
【醫】 element

專業解析

在計算機科學領域(特别是編譯原理和程式設計中),符號表元素(Symbol Table Entry) 是符號表(Symbol Table)這一核心數據結構中的基本組成單元。它存儲了源代碼中定義的标識符(Identifier)的關鍵屬性信息,供編譯器或解釋器在分析、轉換和執行程式時使用。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1.符號表(Symbol Table)的定義與作用

2.符號表元素(Symbol Table Entry)的組成 一個符號表元素代表符號表中關于一個特定标識符的記錄項。它通常包含以下關鍵字段(具體内容根據語言和編譯器實現有所不同):

* **标識符名稱 (Identifier Name):**
* **英文對照:** Name / Lexeme
* **含義:** 程式中使用的标識符字符串本身(如 `count`, `calculateSum`, `MyClass`)。
* **作用:** 作為在符號表中查找該條目的鍵(Key)。

3.符號表元素的核心功能 符號表元素作為符號表的基本單元,其核心功能在于将源代碼中的名稱(标識符)映射到其語義屬性。這種映射關系是編譯器理解程式語義、進行正确翻譯(從源代碼到目标代碼)的基礎。它确保了:

權威參考資料:

  1. 《編譯原理》(龍書) - Alfred V. Aho, Monica S. Lam, Ravi Sethi, Jeffrey D. Ullman: 這是編譯技術領域的經典教材,在第2章“一個簡單的語法制導翻譯器” 和第6章“中間代碼生成” 等章節中詳細介紹了符號表的作用、結構以及符號表條目(元素)的典型内容。 (書籍參考:Aho, A. V., Lam, M. S., Sethi, R., & Ullman, J. D. (2007). 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 (2nd ed.). Addison-Wesley. ISBN: 978-0-321-48681-3)
  2. 《現代編譯原理:C語言描述》(虎書) - Andrew W. Appel, Maia Ginsburg: 該書同樣深入講解了編譯器構造,在第5章“語義分析” 部分對符號表及其條目的實現有具體闡述。 (書籍參考:Appel, A. W., & Ginsburg, M. (2004). Modern Compiler Implementation in C.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ISBN: 978-0-521-60765-5)
  3. GCC編譯器文檔(符號表部分): 雖然GCC内部實現複雜且文檔分散,但其源代碼(如 gcc/symtab.h, gcc/c-family/c-pretty-print.h 等涉及符號表結構的文件)和開發者手冊會描述其符號表條目(symtab_node, varpool_node, cgraph_node 等)的設計。理解實際工業級編譯器的實現有助于加深對概念的理解。 (參考來源:GNU Compiler Collection (GCC) Internals Documentation - 需查閱相關源碼和開發者資源)
  4. LLVM文檔(符號表與LLVM IR): LLVM項目在其文檔中清晰地定義了中間表示(IR)中的符號鍊接(llvm::GlobalValue及其子類如llvm::Function, llvm::GlobalVariable)的概念,這些可以看作是LLVM IR層面的“符號表元素”,包含了名稱、鍊接屬性、可見性、對齊、類型等關鍵信息。 (參考來源:LLVM Language Reference Manual - Global Variables / Functions Sections. https://llvm.org

網絡擴展解釋

符號表元素(Symbol Table Entry)是編譯原理和計算機科學中的核心概念,指在程式編譯或鍊接過程中,符號表(Symbol Table)内存儲的單個條目或記錄。符號表是編譯器/解釋器用于管理程式中标識符(如變量名、函數名、類名等)及其相關屬性的數據結構。以下為詳細解析:


一、符號表的作用

符號表作為編譯器/程式分析工具的關鍵組件,主要用于:

  1. 記錄标識符屬性:存儲變量類型、作用域、内存地址等信息。
  2. 語義檢查:驗證變量是否重複聲明、類型是否匹配等。
  3. 代碼生成:為變量分配内存地址,輔助生成可執行代碼。

二、符號表元素的組成

每個符號表元素通常包含以下字段:

  1. 名稱(Name)
    标識符的字符串表示(如變量名 count)。
  2. 類型(Type)
    數據類型(如 intfloat函數指針)。
  3. 作用域(Scope)
    标識符的有效範圍(如全局作用域、函數局部作用域)。
  4. 内存地址/偏移量
    變量在内存或棧幀中的存儲位置(如 0x7ffd1234)。
  5. 其他屬性
    • 是否為常量(const
    • 是否為函數參數
    • 生命周期(靜态變量、自動變量等)

三、示例說明

以C語言代碼片段為例:

int global_var = 10;
void func(int param) {
int local_var = 20;
}

對應的符號表元素可能包括:


四、應用場景

  1. 編譯過程:編譯器通過符號表解析變量引用和類型檢查。
  2. 調試器:利用符號表元素将機器碼映射回源碼變量名。
  3. 逆向工程:恢複二進制文件中的符號信息。

若需進一步了解符號表的具體實現(如哈希表、紅黑樹等數據結構),可參考編譯原理教材或開源編譯器(如GCC、LLVM)源碼。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幫忙不完整超點陣代克泰耳當道單絲的二項相關發汗油非那卡因複足崗巒起伏杠子共享任務地址空間混合點甲苯磺酸溴苄铵焦磷酸酶交作式圖形輸入激光誘導預離解積累單位經公訴程式的判決機械面密封淚管蛎灰菌素淋巴系統反應木腿上表面尚伯郎氏濾柱水封式氣體發生器瞳孔的委托寄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