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non-nuclear
blame; evildoing; have to; non-; not; wrong
【計】 negate; NOT; not that
【醫】 non-
【法】 nuclear; nuclear power
"非核國家"是國際政治與軍控領域的重要概念,其漢英對應表述為"non-nuclear-weapon state (NNWS)"。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體系定義,該術語特指符合以下特征的主權國家:
法律屬性
根據聯合國裁軍事務廳的官方解釋,非核國家指未在1967年1月1日前制造或試驗核武器,且自願放棄核武器發展權的國家。這一法律定義源自NPT第9條第3款,将全球國家分為核武國家(NWS)與非核國家兩大類别。
義務範疇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的安全保障體系要求,非核國家須接受全面核監管,包括申報所有核材料、開放核查設施等義務。這些規範體現在INFCIRC/153號文件确立的"全面保障監督協定"中。
技術界定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的軍控報告指出,非核國家的判定标準包括:不具備武器級濃縮鈾生産能力,未建立钚分離設施,且核能開發嚴格限定于和平用途。
動态例外
日内瓦國際與發展研究所的研究顯示,印度、巴基斯坦、以色列等未加入NPT的國家雖實際擁有核武器,但在國際法層面仍被歸類為"非核國家"。朝鮮因退出NPT形成特殊法律地位。
該術語的權威英文譯法可參考《新時代漢英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20版)第487頁的規範詞條。對于條約文本的原始定義,建議查閱聯合國官網公布的NPT官方英文本第IX條款。
“非核國家”指根據《不擴散核武器條約》(NPT)等相關國際協議,承諾不制造、不獲取核武器,并接受國際監督的國家。以下是詳細解釋:
根據NPT(1968年籤署,1970年生效),締約國分為核武器國家(Nuclear-Weapon States, NWS)和非核武器國家(Non-Nuclear-Weapon States, NNWS)。非核國家需履行以下義務:
非核國家可分為三類(基于技術潛力):
NPT框架下,非核國家需與IAEA籤署保障協議,定期接受核查以确保履約。這一機制旨在防止核擴散,維護全球戰略穩定。截至2021年,全球已有186個國家加入NPT成為非核國家。
注:中國于1991年加入NPT,是條約的重要參與方。
白帕雷亦拉保雷沙門氏菌本征音串行動作單峰單位功率因數打印文件長度翻白草分明的否認書呋喃硝胺工業電視彙編輸出呼吸期簡單選擇器簡化眼肩筐膠體劑肌神經細胞猕因子漠視女男女平等權排尿危象帕羅氏綜合征拼成軟件支援環境聲模學說私立的遂市訂單為被告作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