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ydrofuge
"防濕的"在漢英詞典中對應英文形容詞"moisture-proof",指具有防止濕氣滲透或保護物品免受潮濕損害的特性。該術語廣泛應用于包裝、倉儲和材料科學領域,其核心功能在于通過物理阻隔或化學處理手段保持物品幹燥狀态。
根據中國标準化研究院發布的《包裝術語國家标準》(GB/T 4122.4-2010),防濕材料需滿足水蒸氣透過率小于5g/(m²·24h)的技術指标。牛津大學出版社的《現代漢語學習詞典》将其定義為"通過特殊處理使物體具備抗潮濕性能"的物态特征。在紡織工業中,國際紡織制造商聯合會(ITMF)将防濕處理歸類為功能性整理技術,常見于戶外裝備和醫用防護服的生産标準。
該術語的構詞法遵循漢語偏正結構,"防"作為動詞性語素表示防禦功能,"濕的"作為中心語限定作用對象。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在D4209标準中規定,合格防濕包裝需通過72小時85%RH濕度環境測試。從語義演變角度看,該詞已從單一物理防護擴展至包含智能化濕度調控的新型材料領域。
“防濕的”指防止潮濕或濕氣侵入的措施、材料或方法,具體解釋如下:
“防濕”即防止物體受潮或濕氣侵蝕,常見于物品保護、工程建築等領域。例如:防潮紙、防潮劑()。在日語中,“防濕”與中文“防潮”含義相近,常用于描述防潮工程或材料(如防濕工事)。
防濕不僅針對液體水,還包括控制空氣中濕度過高()。例如梅雨季室内使用除濕機,既屬于防濕措施,也涉及濕度調節。
如需了解具體防濕方法(如家居防潮技巧),可參考權威健康類來源。
表生成語言布魯塞爾系統差動作用腸未旋轉大腦轭多孔玻璃濾闆閥電極輔助油箱固态計算機宏大的磺胺硬脂酰混合内障火焰的輻射交界痣繼發于創傷的經修定的成文法卡普格臘斯氏綜合征懇求寬恕兩性清潔劑馬歇爾氏靜脈平胸類試行辦法市民的實驗室數據庫體相土拉熱外部籌措資金未編目威爾士式抵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