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 discharge current
放電電流(Discharge Current)在電學中指儲能元件(如電池、電容器)釋放儲存能量時形成的電荷定向流動。根據IEEE标準1159-2019定義,其數學表達式為:
$$
I_d = frac{dQ}{dt}
$$
其中$I_d$代表放電電流,$Q$為電荷量,$t$為時間。該參數直接決定儲能設備的工作效率與壽命。
在锂離子電池應用中,放電電流需嚴格控制在額定倍率(C-rate)範圍内。美國能源部《電池手冊》指出,過高電流會導緻電極極化加劇,引發容量衰減和熱失控風險。例如某18650電池标稱容量2000mAh,1C放電即對應2000mA電流。
牛津大學工程系實驗數據顯示,超級電容器在20A恒流放電時,端電壓隨時間呈線性下降趨勢,符合$V(t)=V_0 - Id cdot R{ESR}$關系式($R_{ESR}$為等效串聯電阻),該特性使其適用于短時大電流供電場景。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 61960标準強調,測量放電電流時應采用四線法消除接觸電阻誤差,環境溫度需穩定在23±2℃以保證數據準确性。
放電電流是指電池、電容器等儲能器件在放電過程中輸出的電流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定義 放電電流是衡量儲能器件實時電能輸出的關鍵參數,單位為安培(A)。例如1C放電率表示電池容量若為100安時,放電電流為100A,即1小時放完電。其本質是電荷在導體中的定向流動,遵循電流公式: $$ I = frac{Q}{t} $$ 其中Q為電荷量,t為時間。
技術特性
影響因素 需注意不同規格器件的最大允許值,如鉛酸電池通常不超過0.5C,锂離子電池可達1-3C。溫度、材料特性等也會改變實際放電電流。
擴展知識 電流本質是電荷運動産生的物理效應,包含直流(DC)和交流(AC)兩種形式。成語"放電"在電學中特指電能釋放,日常也引申為吸引力的比喻。
以上信息綜合自電池技術文檔和電學基礎理論,具體參數需參考設備規格書。
敗壞的包袱彈性指俄覆以氣層共轭能光化大氣層管理領土航運設施含硫的酸的鹽貨物溢短單腳間深池焦油收焦器紀律法庭靜脈靜脈吻合術脊髓灰質角炎孔徑光闌鍊黴蛋白酶漏鬥卵巢的馬鞭草烯酮男被監護人南歐香菖尿氯排洩的期刊顴面支絨蠹皮炎守衛船數組項隨機控制理論統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