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乙丙橡膠英文解釋翻譯、二元乙丙橡膠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化】 EPM; EPR; ethylene propylene monomer;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EPR)
分詞翻譯:
二的英語翻譯:
twin; two
【計】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醫】 bi-; bis-; di-; duo-
元的英語翻譯:
basic; buck; chief; dollar; first; Yuan
【經】 dollar; yuan
乙丙橡膠的英語翻譯:
【化】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EPR)
專業解析
二元乙丙橡膠(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EPM)是以乙烯(ethylene)和丙烯(propylene)為主要單體的合成橡膠,屬于聚烯烴類彈性體。其分子鍊由交替或隨機分布的乙烯和丙烯單元構成,通過催化劑作用實現共聚合反應,化學式為 [ -(CH_2-CH_2)_m-(CH(CH_3)-CH_2)_n- ] 。該材料因主鍊飽和結構而具備優異的耐臭氧性、耐候性和絕緣性能,同時兼具柔韌性和寬溫域適用性(-50°C至150°C)。
在工業應用中,二元乙丙橡膠主要用于制造汽車密封條、電纜絕緣層、建築防水卷材及耐腐蝕工業襯裡。其硫化體系通常采用過氧化物交聯,與三元乙丙橡膠(EPDM)相比,EPM因不含第三單體(如雙環戊二烯)而表現出更低的壓縮永久變形率和更高的化學穩定性。
根據美國材料與試驗協會(ASTM D1418)标準,EPM被歸類為“M”型橡膠(主鍊含飽和碳鍊的聚烯烴)。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IUPAC)将其聚合機理定義為配位聚合,主要采用齊格勒-納塔催化劑或茂金屬催化劑實現單體精确排列。全球主要生産商包括陶氏化學、朗盛和日本三井化學,相關技術指标可參考ISO 4097:2014《橡膠乙丙共聚物(EPM和EPDM)評定方法》。
網絡擴展解釋
二元乙丙橡膠(EPM)是由乙烯(Ethylene)和丙烯(Propylene)兩種單體通過共聚合反應生成的合成橡膠,屬于乙丙橡膠(EPR)的一種。以下是其核心特點及解釋:
1.結構與組成
- 分子鍊結構:分子鍊為完全飽直鍊型結構,無雙鍵存在。這種飽和性使其具備優異的耐氧化和耐老化性能。
- 單體比例:丙烯含量通常在25%~50%之間,乙烯占比更高,直接影響材料的柔韌性和耐溫性。
2.物理與化學性能
- 基本特性:外觀為黃色至乳白色半透明固體,密度0.855~0.865 g/cm³,是通用彈性體中密度最小的材料之一。
- 耐候性:耐臭氧、耐高溫(長期使用溫度可達120℃以上)、耐化學腐蝕(如濃硫酸、堿等)。
- 電性能:介電強度達30 kV/mm,是優良的電絕緣材料。
3.合成方法
- 主要通過溶液法、懸浮法或氣相法聚合,常用釩-鋁催化劑體系(如VOCl₃-Al)。
4.應用領域
- 主要用于電線電纜護套、汽車密封件、耐熱膠管等對耐候性要求高的場景。
- 與三元乙丙橡膠(EPDM)相比,EPM因分子鍊完全飽和,硫化需用過氧化物,應用範圍較窄。
5.與三元乙丙橡膠的區别
- 第三單體:三元乙丙橡膠(EPDM)添加了少量非共轭二烯烴(如ENB或DCPD),引入不飽和雙鍵,便于硫磺硫化;而EPM無第三單體,硫化方式受限。
- 性能差異:EPM耐熱性更優,但加工靈活性低于EPDM。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參數(如門尼粘度、機械性能等),可參考權威化工資料或行業标準。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查洛特膠體磨催化劑空間等值輸入寬帶雜音電壓電報自動交換澱粉核法律預科生非生産權益腐蝕的格點搜索法功能接口黑草素橫向振動揮霍者結橋筋疲力盡勞動力流出良策料到厘米/秒摩擦系數腦膜神經根的逆運算諾蔔基生色細菌實在平衡常數收用數字盤同形牙的退回貨物未定義标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