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homodont; isodontic
isomorphism
【醫】 homomorphism; isomorphism
cuspid; tooth; tooth-like thing; tusk
【醫】 dens; dent-; dental ivory; dentes; denti-; dento-; odont-; odonto-
teeth; tooth
同形牙 (Tóngxíng Yá / Homodont Dentition)
在牙科解剖學與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中,同形牙指生物口腔内所有牙齒的形态基本一緻,無明顯功能分化(如切割、撕裂、研磨)。這類齒列結構常見于魚類、爬行動物(如鳄魚、蜥蜴)及部分哺乳動物(如海豚、食蟻獸)。與人類等哺乳動物的異形牙(Heterodont)不同,同形牙動物通常以單一齒型完成捕食或進食,牙齒多呈圓錐形或尖釘狀,主要功能為穿刺或固定獵物。
核心特征與意義:
學術定義參考:
據《口腔組織病理學》(人民衛生出版社)定義,同形牙是“齒列中所有牙齒形态相似,無明确功能分區”的現象(來源:劉正, 《口腔組織病理學》第8版)。在脊椎動物學中,其反映了低分化齒列對特定生态位的適應(來源:馬克·韋斯特林, 《脊椎動物比較解剖學》)。
漢英對照術語:
權威文獻延伸:
如需進一步研究,可查閱《Journal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關于爬行動物齒列演化的分析,或《Anatomical Record》對鲸類同形牙功能形态學的探讨(來源:Wiley Online Library)。
同形牙是生物牙齒演化中的一種早期形态,具有以下特點:
形态特征
全口牙齒形态完全相同,多為三角片狀或單錐形,所有牙齒大小相近。這種簡單結構常見于低等脊椎動物,如魚類和部分爬行動物。
功能與局限性
主要適用于捕食滑溜獵物(如魚類吞食小型水生生物),但缺乏咀嚼功能。由于形态單一,無法適應哺乳動物對食物精細加工的需求。
演化對比
與哺乳動物的異形牙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包含切牙、尖牙、前磨牙和磨牙等不同形态,能執行切割、撕裂、研磨等多種功能。牙演化過程中經曆了從同形牙到異形牙、牙根從無到有、牙列從多到少等重要轉變。
該術語在古生物學和口腔解剖學中用于描述生物牙齒的演化階段特征,其英文對應詞為"homodont"。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