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乙丙橡胶英文解释翻译、二元乙丙橡胶的近义词、反义词、例句
英语翻译:
【化】 EPM; EPR; ethylene propylene monomer; 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EPR)
分词翻译:
二的英语翻译:
twin; two
【计】 binary-coded decimal; binary-coded decimal character code
binary-to-decimal conversion; binary-to-hexadecimal conversion
【医】 bi-; bis-; di-; duo-
元的英语翻译:
basic; buck; chief; dollar; first; Yuan
【经】 dollar; yuan
乙丙橡胶的英语翻译:
【化】 ethylene-propylene rubber(EPR)
专业解析
二元乙丙橡胶(Ethylene-Propylene Copolymer, EPM)是以乙烯(ethylene)和丙烯(propylene)为主要单体的合成橡胶,属于聚烯烃类弹性体。其分子链由交替或随机分布的乙烯和丙烯单元构成,通过催化剂作用实现共聚合反应,化学式为 [ -(CH_2-CH_2)_m-(CH(CH_3)-CH_2)_n- ] 。该材料因主链饱和结构而具备优异的耐臭氧性、耐候性和绝缘性能,同时兼具柔韧性和宽温域适用性(-50°C至150°C)。
在工业应用中,二元乙丙橡胶主要用于制造汽车密封条、电缆绝缘层、建筑防水卷材及耐腐蚀工业衬里。其硫化体系通常采用过氧化物交联,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相比,EPM因不含第三单体(如双环戊二烯)而表现出更低的压缩永久变形率和更高的化学稳定性。
根据美国材料与试验协会(ASTM D1418)标准,EPM被归类为“M”型橡胶(主链含饱和碳链的聚烯烃)。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将其聚合机理定义为配位聚合,主要采用齐格勒-纳塔催化剂或茂金属催化剂实现单体精确排列。全球主要生产商包括陶氏化学、朗盛和日本三井化学,相关技术指标可参考ISO 4097:2014《橡胶乙丙共聚物(EPM和EPDM)评定方法》。
网络扩展解释
二元乙丙橡胶(EPM)是由乙烯(Ethylene)和丙烯(Propylene)两种单体通过共聚合反应生成的合成橡胶,属于乙丙橡胶(EPR)的一种。以下是其核心特点及解释:
1.结构与组成
- 分子链结构:分子链为完全饱直链型结构,无双键存在。这种饱和性使其具备优异的耐氧化和耐老化性能。
- 单体比例:丙烯含量通常在25%~50%之间,乙烯占比更高,直接影响材料的柔韧性和耐温性。
2.物理与化学性能
- 基本特性:外观为黄色至乳白色半透明固体,密度0.855~0.865 g/cm³,是通用弹性体中密度最小的材料之一。
- 耐候性:耐臭氧、耐高温(长期使用温度可达120℃以上)、耐化学腐蚀(如浓硫酸、碱等)。
- 电性能:介电强度达30 kV/mm,是优良的电绝缘材料。
3.合成方法
- 主要通过溶液法、悬浮法或气相法聚合,常用钒-铝催化剂体系(如VOCl₃-Al)。
4.应用领域
- 主要用于电线电缆护套、汽车密封件、耐热胶管等对耐候性要求高的场景。
- 与三元乙丙橡胶(EPDM)相比,EPM因分子链完全饱和,硫化需用过氧化物,应用范围较窄。
5.与三元乙丙橡胶的区别
- 第三单体:三元乙丙橡胶(EPDM)添加了少量非共轭二烯烃(如ENB或DCPD),引入不饱和双键,便于硫磺硫化;而EPM无第三单体,硫化方式受限。
- 性能差异:EPM耐热性更优,但加工灵活性低于EPDM。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参数(如门尼粘度、机械性能等),可参考权威化工资料或行业标准。
分类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览...
草酸铒侧面的程序设计主管人出仓达维逊氏征动力推进多泡沫的二十三基工厂管理费用光分离光束仪器过冲海外委托人毁坏性的夹运装卸机基因冗余开链赖氨素累增电晶体立杆临界情形麻子面部痛尿紫素尿漂白作用前脂酶深度优先生成树失去控制的通货膨胀私人公司统治的猬裂头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