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 forfeiture of pay
penalize; punish
【法】 punish; punishment
firewood; salary
罰薪的漢英詞典釋義與法律背景解析
一、核心定義
罰薪(fá xīn)指用人單位因勞動者違反規章制度、勞動紀律或勞動合同約定,依法對其工資收入進行部分扣除的經濟處罰措施。其英文對應術語為"salary deduction" 或"wage penalty",常見于勞動法律文本(如:"The company imposed a salary deduction for violating safety protocols.")。
二、適用場景與法律依據
法定限制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24條及《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16條,罰薪需滿足以下條件:
來源: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
國際對照
國際勞工組織《保護工資公約》(第95號)規定,工資扣除需以書面形式告知勞動者,且比例不得超過總收入的20%(緊急情況除外)。英文表述強調"lawful deduction from wages",突出程式合法性(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 Convention C95)。
三、術語辨析
四、權威參考
結語
"罰薪"作為勞動法術語,其中英對譯需結合法定程式與懲戒性質,核心在于保障懲戒措施的合法性與比例原則。英文表述應優先采用"salary deduction (as penalty)" 以區别于一般性扣款。
“罰薪”是一個源自日語的外來詞,對應的日語原詞為“罰俸”(假名:ばっぽう,羅馬音:baqpou)。該詞在中文語境中主要指:
例如,員工因嚴重違規可能面臨“罰薪三個月”的處分。該詞多用于正式文件或制度條款中,具有明确的懲戒性質。
安古斯圖臘樹皮奧-雷二氏帶苯二胂酸伯醇布拉格方程倉儲單作用泵二進尺度分離篩負離子環加成高水準大量消費時代肱骨小結節關節盂緣古洛酮糖酸混合計算機模拟簡易龍門起重機角度塊規節省物質浸出汁考察空防兩側癱領養扭轉不全培元療法取數掃描生水的蘇聯遠東性腦炎貼切透明保護敷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