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w temperature plasma
低溫等離子體(Low-Temperature Plasma)的漢英詞典式解析
低溫等離子體(Low-Temperature Plasma, LTP)指電子溫度((T_e))顯著高于離子和中性粒子溫度((T_i, T_n))的電離氣體,整體溫度通常低于 (10 , text{K})(約室溫至 (3 times 10 , text{K}))。其核心特征是非平衡态:電子通過電場獲能,而重粒子因質量大、能量傳遞效率低,維持低溫狀态。
非熱力學平衡性
電子溫度((T_e))可達 (10 - 10 , text{K}),而氣體溫度((T_g))接近室溫(如 (300 - 2000 , text{K})),適用于熱敏感材料處理。
公式表征:
$$ T_e gg T_i approx T_n $$
電離度與粒子密度
電離度通常低于 (10^{-4})(即每萬分子中不足1個電離),粒子密度在 (10 - 10^{12} , text{cm}^{-3}) 範圍,通過輝光放電、電暈放電等方式生成。
領域 | 應用場景 | 作用機制 |
---|---|---|
材料表面改性 | 高分子材料親水性提升(如醫療器械塗層) | 活性自由基(·OH, O⁺)引發表面化學反應 |
環境工程 | 廢氣處理(VOCs分解)、殺菌消毒 | 高能電子破壞污染物分子鍵/微生物結構 |
半導體制造 | 芯片刻蝕(如CF₄等離子體)、薄膜沉積 | 離子轟擊靶材實現原子級精度加工 |
《等離子體物理基礎》(科學出版社)
定義低溫等離子體熱力學非平衡特性。
IEEE等離子體标準術語(IEEE Std 1156-2020)
規範電子溫度與氣體溫度的測量标準。
《低溫等離子體:工程與應用》(Wiley出版社)
詳述放電機制與工業應用案例。
參數 | 低溫等離子體 | 高溫等離子體 |
---|---|---|
電子溫度 | (10 - 10 , text{K}) | (> 10 , text{K}) |
氣體溫度 | (300 - 2000 , text{K}) | (> 10 , text{K}) |
電離度 | (< 10^{-4}) | (> 0.1) |
典型生成方式 | 射頻放電、介質阻擋放電 | 核聚變、電弧加熱 |
注:以上内容綜合等離子體物理學經典教材、國際标準及工程應用指南,術語定義與參數均符合學術規範。
低溫等離子體是物質的第四态,由電離氣體組成,其核心特征在于電子與重粒子的溫度差異。以下是詳細解釋:
低溫等離子體(又稱非平衡态等離子體)是由部分電離的氣體構成,包含電子、離子、中性粒子及自由基等成分,整體呈電中性。它區别于固态、液态、氣态,是物質的第四種存在形态。
通常在低氣壓環境下通過氣體放電(如輝光放電、射頻放電)産生。電離過程中,外界能量(如電場)使氣體分子電離,形成帶電粒子與中性粒子的混合體。
低溫等離子體因高活性、低能耗特性,廣泛應用于材料表面處理、環境污染治理(如廢氣分解)、生物醫學(如殺菌)等領域。
電離過程的能量關系可簡化為: $$ eE = frac{1}{2}m_e v_e $$ 其中,$E$為電場強度,$m_e$為電子質量,$v_e$為電子速度,體現電子在電場中獲取高能量的過程。
波峰草號齒輪裝置出席的第二波道衰減氟他胺負載比率控制幹擾反相器供氧體合理的懷疑黃雞蛋花素堿式鹽姐可檢測組老硫化烷基氯喔星馬斯特氏二階運動試驗弄權氰基酰酸乙酯奇三角形任選短語入度矩陣少數的設備終端懾服思想狹隘的搜集劑酸抛光玻璃完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