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w temperature plasma
低温等离子体(Low-Temperature Plasma)的汉英词典式解析
低温等离子体(Low-Temperature Plasma, LTP)指电子温度((T_e))显著高于离子和中性粒子温度((T_i, T_n))的电离气体,整体温度通常低于 (10 , text{K})(约室温至 (3 times 10 , text{K}))。其核心特征是非平衡态:电子通过电场获能,而重粒子因质量大、能量传递效率低,维持低温状态。
非热力学平衡性
电子温度((T_e))可达 (10 - 10 , text{K}),而气体温度((T_g))接近室温(如 (300 - 2000 , text{K})),适用于热敏感材料处理。
公式表征:
$$ T_e gg T_i approx T_n $$
电离度与粒子密度
电离度通常低于 (10^{-4})(即每万分子中不足1个电离),粒子密度在 (10 - 10^{12} , text{cm}^{-3}) 范围,通过辉光放电、电晕放电等方式生成。
领域 | 应用场景 | 作用机制 |
---|---|---|
材料表面改性 | 高分子材料亲水性提升(如医疗器械涂层) | 活性自由基(·OH, O⁺)引发表面化学反应 |
环境工程 | 废气处理(VOCs分解)、杀菌消毒 | 高能电子破坏污染物分子键/微生物结构 |
半导体制造 | 芯片刻蚀(如CF₄等离子体)、薄膜沉积 | 离子轰击靶材实现原子级精度加工 |
《等离子体物理基础》(科学出版社)
定义低温等离子体热力学非平衡特性。
IEEE等离子体标准术语(IEEE Std 1156-2020)
规范电子温度与气体温度的测量标准。
《低温等离子体:工程与应用》(Wiley出版社)
详述放电机制与工业应用案例。
参数 | 低温等离子体 | 高温等离子体 |
---|---|---|
电子温度 | (10 - 10 , text{K}) | (> 10 , text{K}) |
气体温度 | (300 - 2000 , text{K}) | (> 10 , text{K}) |
电离度 | (< 10^{-4}) | (> 0.1) |
典型生成方式 | 射频放电、介质阻挡放电 | 核聚变、电弧加热 |
注:以上内容综合等离子体物理学经典教材、国际标准及工程应用指南,术语定义与参数均符合学术规范。
低温等离子体是物质的第四态,由电离气体组成,其核心特征在于电子与重粒子的温度差异。以下是详细解释:
低温等离子体(又称非平衡态等离子体)是由部分电离的气体构成,包含电子、离子、中性粒子及自由基等成分,整体呈电中性。它区别于固态、液态、气态,是物质的第四种存在形态。
通常在低气压环境下通过气体放电(如辉光放电、射频放电)产生。电离过程中,外界能量(如电场)使气体分子电离,形成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的混合体。
低温等离子体因高活性、低能耗特性,广泛应用于材料表面处理、环境污染治理(如废气分解)、生物医学(如杀菌)等领域。
电离过程的能量关系可简化为: $$ eE = frac{1}{2}m_e v_e $$ 其中,$E$为电场强度,$m_e$为电子质量,$v_e$为电子速度,体现电子在电场中获取高能量的过程。
安居津贴布尔型标识符裁判的救助操作点侧副隆起触杀作用单独占有的不动产二乙氨乙茶碱公用程序段过程开发含氯碘的灰白质的交纳结构特征机器闲工时间局限性脂仿萎缩可发生的蔻克利氏手术利息繁殖氯化可他宁煤焦比煤气烧水炉门房帕根斯特赫尔氏麻线羟雄烯二酮前庭下区生活的朔普法椭圆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