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 cable order
cable; telegraph; telex; wire
【計】 telegram
【經】 telegram
【經】 back; contract for future delivery; indent for
電報訂貨(Diànbào Dìnghuò)是一種通過電報通訊方式完成商品訂購的傳統商業行為。該術語源于20世紀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的遠程交易模式,買賣雙方通過加密電報編碼傳輸訂單信息,明确商品規格、數量、價格及交貨條款。根據《牛津商業詞典》記載,電報訂貨系統依賴國際電報聯盟(ITU)制定的标準電傳格式,包含收報方代碼、貨物分類編號和支付方式縮寫等核心要素。
在操作流程上,電報訂貨需由買方編制包含以下内容的電文:(1)供應商電報挂號地址;(2)INCOTERMS條款約定的運輸方式;(3)采用《跟單信用證統一慣例》(UCP)的結算要求。例如典型電文格式為: $$ begin{aligned} &text{ORDER 500CTNS TEA STOP} &text{REF NO TD1952 STOP} &text{PRICE CIF SHANGHAI STOP} &text{PAYMENT BY IRREVOCABLE L/C STOP} end{aligned} $$ 該模式在1980年代前占據全球跨境貿易量的67%(《國際貿易史》第二卷,劍橋大學出版社)。隨着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普及,電報訂貨自1990年代逐漸被數字化采購取代,但其術語體系仍影響着現代國際貿易單證标準。
“電報訂貨”是結合“電報”和“訂貨”兩個概念的術語,指通過電報通信方式完成商品或貨物的訂購流程。以下是分項解釋:
電報是一種利用電信號傳輸編碼信息的遠距離通信方式,起源于19世紀30年代。其特點包括:
訂貨指買方預先向賣方訂購商品或服務的行為,流程通常包含:
在電報作為主流通信工具的時代,該流程表現為:
電報訂貨盛行于20世紀中期,尤其在國際貿易中廣泛使用。如今已被電子郵件、ERP系統、電商平台等數字化方式取代,但其核心邏輯(遠程确認訂單)仍體現在現代供應鍊管理中。
注:相關解釋綜合參考了電報通信原理和商業訂貨流程。
程式請求格式次生囊遞解令反沖色譜法番紅O格雷澤氏法顧名思義過濾滅菌法合適的環硫雄醇呼吸運動計繼電式調節器急劇的近似數據可分函數可聯合的礦泥煉韌裂變鍊反應尿道鉗排放水硼B噴光處理髂粗隆秋毫無犯繞射栅散射噪聲鐵杉屬植物統計資料的加工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