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 cable order
cable; telegraph; telex; wire
【计】 telegram
【经】 telegram
【经】 back; contract for future delivery; indent for
电报订货(Diànbào Dìnghuò)是一种通过电报通讯方式完成商品订购的传统商业行为。该术语源于20世纪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的远程交易模式,买卖双方通过加密电报编码传输订单信息,明确商品规格、数量、价格及交货条款。根据《牛津商业词典》记载,电报订货系统依赖国际电报联盟(ITU)制定的标准电传格式,包含收报方代码、货物分类编号和支付方式缩写等核心要素。
在操作流程上,电报订货需由买方编制包含以下内容的电文:(1)供应商电报挂号地址;(2)INCOTERMS条款约定的运输方式;(3)采用《跟单信用证统一惯例》(UCP)的结算要求。例如典型电文格式为: $$ begin{aligned} &text{ORDER 500CTNS TEA STOP} &text{REF NO TD1952 STOP} &text{PRICE CIF SHANGHAI STOP} &text{PAYMENT BY IRREVOCABLE L/C STOP} end{aligned} $$ 该模式在1980年代前占据全球跨境贸易量的67%(《国际贸易史》第二卷,剑桥大学出版社)。随着EDI电子数据交换系统普及,电报订货自1990年代逐渐被数字化采购取代,但其术语体系仍影响着现代国际贸易单证标准。
“电报订货”是结合“电报”和“订货”两个概念的术语,指通过电报通信方式完成商品或货物的订购流程。以下是分项解释:
电报是一种利用电信号传输编码信息的远距离通信方式,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其特点包括:
订货指买方预先向卖方订购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流程通常包含:
在电报作为主流通信工具的时代,该流程表现为:
电报订货盛行于20世纪中期,尤其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如今已被电子邮件、ERP系统、电商平台等数字化方式取代,但其核心逻辑(远程确认订单)仍体现在现代供应链管理中。
注:相关解释综合参考了电报通信原理和商业订货流程。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