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溫退火英文解釋翻譯、等溫退火的近義詞、反義詞、例句
英語翻譯:
【機】 isothermal annealing
相關詞條:
1.ausannealing 2.isothermalspheroidizing
分詞翻譯:
等的英語翻譯:
class; grade; rank; wait; when
【機】 iso-
溫的英語翻譯:
lukewarm; review; temperature; warm; warm up
【醫】 Calef.; therm-; thermo-
退火的英語翻譯:
anneal
【計】 annealing
【化】 anneal(ing)
【醫】 anneal; annealing
專業解析
等溫退火 (Isothermal Annealing) 是一種特定的金屬熱處理工藝,旨在改善材料的顯微組織、降低硬度、提高塑性和消除内應力。其核心特征在于将工件加熱到奧氏體化溫度以上并保溫後,迅速冷卻到珠光體轉變溫度區間的某一特定溫度,并在該溫度下保持足夠長的時間,使奧氏體完全轉變為珠光體組織,然後出爐空冷至室溫。
漢英術語對照與詳細解釋:
-
等溫退火 (Isothermal Annealing):
- 工藝過程:
- 加熱 (Heating): 将鋼件加熱到臨界溫度(Ac₃ 或 Ac₁)以上 20-30°C(亞共析鋼通常為 Ac₃ + 30~50°C,過共析鋼為 Ac₁ + 20~30°C),使其完全奧氏體化 (Austenitizing),并保溫一段時間,确保奧氏體成分均勻化。
- 快速冷卻 (Rapid Cooling): 将奧氏體化後的工件迅速冷卻(通常快冷)到低于 A₁ 溫度(Ar₁ 附近)的某一預定溫度(通常在珠光體轉變的“鼻溫”附近,約 600-700°C)。這個冷卻速度需要足夠快,以避免在冷卻過程中發生高溫轉變(如先共析鐵素體或滲碳體析出)。
- 等溫保持 (Isothermal Holding): 在預定溫度下長時間保溫,使奧氏體在該恒定溫度下完全等溫分解,轉變為珠光體(Pearlite)或珠光體類組織(如索氏體 Troosite)。這是等溫退火區别于普通連續冷卻退火的關鍵步驟。
- 空冷 (Air Cooling): 等溫轉變完成後,将工件取出爐外,在空氣中冷卻至室溫。由于組織轉變已在等溫過程中完成,後續空冷不再發生組織變化。
- 目的與優點 (Purpose and Advantages):
- 獲得均勻組織 (Obtaining Uniform Structure): 由于奧氏體是在單一恒定溫度下完成轉變,因此獲得的珠光體組織片層間距均勻一緻,晶粒大小也較均勻。這顯著優于普通退火(連續冷卻)可能得到的混合組織。
- 精确控制性能 (Precise Control of Properties): 通過選擇不同的等溫溫度,可以控制珠光體的片層間距(溫度越低,片層越細),從而精确調控材料的硬度、強度和塑性。
- 縮短退火周期 (Reduced Annealing Time): 對于某些合金鋼(特别是高合金鋼),等溫退火可以顯著縮短整個退火周期。因為等溫轉變是在最有利于珠光體形成的溫度(“鼻溫”)附近進行,轉變速度最快。而普通退火在連續緩慢冷卻過程中,會長時間通過轉變緩慢的溫度區間。
- 減少内應力與變形 (Reduced Internal Stress and Distortion): 由于組織轉變在恒溫下完成,且後續空冷無相變,工件産生的内應力和變形通常小于普通退火。
- 應用 (Application):
- 主要用于亞共析鋼、共析鋼和過共析鋼,特别是合金工具鋼、合金結構鋼和高碳鋼的軟化退火,為後續的切削加工或最終熱處理(淬火)做準備。
- 常用于處理截面尺寸差異較大的工件,以确保整個截面上獲得相對均勻的組織和性能。
- 典型應用如大型鍛件、沖壓件、模具鋼坯料的預備熱處理。
-
關鍵概念:
- 奧氏體化 (Austenitizing): 将鋼加熱到臨界點以上,獲得均勻奧氏體組織的過程。
- 珠光體轉變 (Pearlite Transformation): 奧氏體在 A₁ 以下溫度分解為鐵素體和滲碳體片層相間的混合組織的擴散型相變。
- 等溫轉變 (Isothermal Transformation): 相變在恒定溫度下進行并完成。
- C曲線/TTT曲線 (C-curve/TTT diagram): 時間-溫度-轉變曲線圖,是制定等溫退火(及等溫淬火)工藝參數(加熱溫度溫溫度、保溫時間)的重要理論依據。等溫溫度通常選擇在珠光體轉變的“鼻溫”附近。
參考資料 (References):
- 徐祖耀. (2000). 金屬學原理. 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Chapter on Heat Treatment of Steels, Section on Annealing Processes)
- ASM International. (1991). ASM Handbook, Volume 4: Heat Treating. (Section on Annealing and Normalizing)
- 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熱處理分會. (2008). 熱處理手冊 第1卷: 工藝基礎 (第4版). 機械工業出版社. (Chapter on Annealing)
- 《金屬熱處理》期刊相關論文. (提供等溫退火工藝在特定材料上的應用研究及參數優化).
網絡擴展解釋
等溫退火是一種金屬熱處理工藝,主要用于改善材料組織、消除内應力并縮短退火周期。以下是其核心要點:
一、定義與工藝步驟
等溫退火是将鋼件加熱至臨界溫度(Ac3或Ac1)以上并保溫後,快速冷卻到珠光體轉變溫度區間(Ar1以下),在此溫度等溫保持使奧氏體完全轉變為珠光體組織,最後空冷至室溫的過程。
二、核心目的
- 縮短退火周期:相比完全退火,通過等溫階段的快速相變,處理時間可減少50%以上,尤其適用于過冷奧氏體穩定的合金鋼。
- 優化組織性能:細化晶粒、消除内應力,避免常規退火中可能出現的粗大珠光體或魏氏組織缺陷。
三、適用材料
主要應用于合金結構鋼、合金工具鋼等奧氏體穩定性較高的材料,如Cr-Mo系合金鋼、高速鋼等。
四、與完全退火的區别
對比項 |
等溫退火 |
完全退火 |
冷卻方式 |
快速冷卻至等溫區後保持 |
隨爐緩慢冷卻 |
時間效率 |
周期縮短30-70% |
耗時較長 |
適用場景 |
奧氏體穩定鋼種 |
普通碳鋼及低合金鋼 |
組織控制精度 |
更易控制珠光體轉變過程 |
受冷卻速率影響較大 |
(數據綜合自)
五、工藝參數示例
典型工藝曲線可表示為:
$$
T_{text{加熱}} = Ac3 + (30-50℃)
t{text{等溫}} = frac{ln(A_0/A_t)}{k}
$$
其中$A_0$為初始奧氏體量,$A_t$為殘餘奧氏體量,$k$為相變速率常數。
分類
ABCDEFGHIJKLMNOPQRSTUVWXYZ
别人正在浏覽...
瓣閥表觀動力學鼻炎玻璃纖維不開庭期察覺設備多鍊路規程法律意義非互惠貿易優待附着部鉻若減管理數據網絡刮塗料刀恒溫控制後變址操作化合松香計量孔機身著陸酒錢咖哩可壓縮的流動蠟筆畫劣等的物模型置信度木蠟烷射極接頭聲調的視野計的受保護的租借權往來帳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