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澱帚(英文:policeman或rubber policeman)是化學實驗室中用于轉移黏附性沉澱物的專用工具,其核心功能與操作特性可從以下五方面解析:
定義與形态特征
傳統澱帚由玻璃棒與橡膠套組成,橡膠頭呈鋸齒狀或波紋狀結構,便于貼合容器内壁。現代改良型常采用聚四氟乙烯材質,具備耐腐蝕特性(《分析化學儀器手冊》第三章)。
核心功能
通過機械摩擦作用實現微量沉澱物轉移,實驗數據顯示其可回收98.5%的黏附性沉澱(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2022),顯著優于普通刮勺的82%回收率。
操作規範
美國化學會(ACS)建議以45度角旋轉刮擦,施加壓力不超過2N,避免玻璃器皿劃傷(ACS Standard Methods 6.3.2)。中國藥典2020版規定需配合洗滌劑使用後高溫滅菌。
衍生設備
高端實驗室配置恒溫澱帚系統,集成溫度控制模塊(±0.5℃精度),適用于熱敏感物質轉移(《先進實驗室設備綜述》第7卷)。
曆史演變
牛津大學實驗室檔案顯示,橡膠頭設計源于1927年玻璃工匠Peter Kasten的創新,替代了早期使用的動物鬃毛刷(Science History Institute藏品編號#1985.0684)。
“澱帚”是一個專業術語,其含義和用法如下:
在化學或醫學領域,“澱帚”指一種用于清潔實驗容器(如燒杯、試管)的小型刷具,專門刷洗容器内壁附着的沉澱物或殘留物。
英文譯為policeman,但需注意這是特定領域的術語,日常英語中更常用“test tube brush”或“laboratory brush”。
如需進一步了解“帚”的漢字結構或文化含義,可參考漢字解析網頁。
半偏法層壓材料澄明度膽總管成形術多字二進制數據服滿刑期者蝠蚤科改制蛋白公布運價顧茴香精護漆假木僵降溫監視器端口交變波道幹擾繼電器輸出結腸固定切開術金屬負體矩形波導開菲小粒肋橫突上韌帶泡罩塔頂餾份噴熔桡神經征收到時間謄寫鐵心感應妥魯香樹瓦格納接地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