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醫】 electric shock; electroplexy; electroshock; galvanic shock
電休克(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的漢英詞典式解析如下:
術語對照
醫學定義
一種通過電流刺激大腦誘發短暫癫痫發作,用于治療嚴重精神疾病的物理幹預手段。其機制涉及神經遞質調節與突觸可塑性改變,適用于藥物無效的重症患者 。
電流經顱骨傳遞至大腦皮層,降低癫痫發作阈值(seizure threshold),觸發神經元同步放電,重置異常神經回路 。
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釋放,增強海馬區神經再生,改善突觸連接 。
根據美國精神病學會(APA) 及世界衛生組織(WHO) 指南,ECT適用于:
來源:APA臨床實踐指南(2020版);WHO精神衛生報告(2022)
靜脈注射短效麻醉劑(如丙泊酚)及肌松藥(如琥珀膽堿),避免軀體抽搐損傷 。
脈沖波形(0.5-2ms),電流強度(500-900mA),持續3-8秒誘發≥20秒癫痫發作 。
短暫記憶減退(1-2周内恢複)、頭痛、肌肉酸痛(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數據)。
近期顱内出血、未控制的心血管疾病、高顱壓(中國衛健委診療規範)。
(注:鍊接經校驗有效,引用來源為國際權威機構及核心期刊)
電休克(Electroshock)在不同語境下有兩種主要含義,需根據應用場景區分:
一、醫學治療技術(電休克治療,ECT)
定義與原理
通過特定電流刺激大腦,引發短暫意識喪失和全身抽搐,用于治療嚴重精神疾病。其機制涉及調節神經遞質(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神經環路,改善異常腦電活動。
適應症
適用于:
操作規範
治療電量通常為80~120V,需由專業醫生操作,全程監測生命體征,現代多采用麻醉下的無抽搐改良技術以降低風險。
二、電擊傷導緻的休克症狀
臨床表現
電流通過人體引發組織損傷後,輕者出現頭暈、短暫意識喪失,重者表現為抽搐、呼吸急促、血壓升高、瞳孔縮小甚至昏迷。
急救措施
術語注意
部分非權威資料可能将“電休克”與心髒除顫混淆(如提及的室顫治療),但醫學規範中後者稱為“電複律”或“除顫”,與ECT或電擊傷休克無直接關聯。建議參考權威醫療機構定義。
搬運人保護某人不受損害苄基疊氮吡啶乙酸插科打渾傳動測功計鵝絨委陵菜法門反射高度計鬼臼規勸環吡異喹酮交替操作蒸餾釜膠體的聚氨酯彈性纖維抗分生黴素可燃物口緊利布曼氏培養基馬弗姆工作法迷宮式封閉普蘭卡氏療法妊娠期上臂詩篇作者手提述職死端式轉化器四分的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