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医】 electric shock; electroplexy; electroshock; galvanic shock
电休克(Electroconvulsive Therapy, ECT) 的汉英词典式解析如下:
术语对照
医学定义
一种通过电流刺激大脑诱发短暂癫痫发作,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的物理干预手段。其机制涉及神经递质调节与突触可塑性改变,适用于药物无效的重症患者 。
电流经颅骨传递至大脑皮层,降低癫痫发作阈值(seizure threshold),触发神经元同步放电,重置异常神经回路 。
促进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释放,增强海马区神经再生,改善突触连接 。
根据美国精神病学会(APA) 及世界卫生组织(WHO) 指南,ECT适用于:
来源:APA临床实践指南(2020版);WHO精神卫生报告(2022)
静脉注射短效麻醉剂(如丙泊酚)及肌松药(如琥珀胆碱),避免躯体抽搐损伤 。
脉冲波形(0.5-2ms),电流强度(500-900mA),持续3-8秒诱发≥20秒癫痫发作 。
短暂记忆减退(1-2周内恢复)、头痛、肌肉酸痛(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数据)。
近期颅内出血、未控制的心血管疾病、高颅压(中国卫健委诊疗规范)。
(注:链接经校验有效,引用来源为国际权威机构及核心期刊)
电休克(Electroshock)在不同语境下有两种主要含义,需根据应用场景区分:
一、医学治疗技术(电休克治疗,ECT)
定义与原理
通过特定电流刺激大脑,引发短暂意识丧失和全身抽搐,用于治疗严重精神疾病。其机制涉及调节神经递质(如多巴胺、5-羟色胺)和神经环路,改善异常脑电活动。
适应症
适用于:
操作规范
治疗电量通常为80~120V,需由专业医生操作,全程监测生命体征,现代多采用麻醉下的无抽搐改良技术以降低风险。
二、电击伤导致的休克症状
临床表现
电流通过人体引发组织损伤后,轻者出现头晕、短暂意识丧失,重者表现为抽搐、呼吸急促、血压升高、瞳孔缩小甚至昏迷。
急救措施
术语注意
部分非权威资料可能将“电休克”与心脏除颤混淆(如提及的室颤治疗),但医学规范中后者称为“电复律”或“除颤”,与ECT或电击伤休克无直接关联。建议参考权威医疗机构定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