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 low finned tube
hang down; low; lowness
【醫】 hyp-; hypo-
【化】 fin tube; finned tube
低翅片管(Low Fin Tube)是一種高效傳熱元件,廣泛應用于各類換熱設備中。其核心特征是在光滑管外表面通過軋制、焊接或機械加工形成一系列高度較低、密度較大的螺旋狀或直翅片,以此顯著增加換熱表面積,強化管外介質(通常是液體)的傳熱效率。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中英對照
來源:《英漢機械工程詞彙》(科學出版社)
翅片參數
來源:《換熱器設計手冊》(GB/T 151-2014)
表面積倍增效應
通過翅片結構,有效傳熱面積可增至基管表面積的2.5–4倍,公式表示為:
$$ A{text{eff}} = A{text{base}} times etaf times F{text{area}} $$
其中 $etaf$ 為翅片效率,$F{text{area}}$ 為面積增強系數。
邊界層擾動
螺旋翅片誘導流體産生二次流,破壞熱邊界層,提升對流換熱系數(較光管提高1.5–3倍)。
來源:ASME Journal of Heat Transfer (Vol. 134, pp. 031901-1)
制冷與石化領域
適用于冷凝器、蒸發器及重沸器,尤其針對高粘度液體(如潤滑油、烴類)的換熱優化。
案例:殼牌(Shell)加氫裂化裝置中低翅片管換熱器設計報告
抗結垢性能
緊湊翅片間距可抑制污垢沉積,維護周期較光管延長30% 以上(符合ASME BPV Code規範)。
來源:API STD 660《煉油廠換熱器》
參數 | 低翅片管 | 高翅片管 |
---|---|---|
翅片高度 | 0.8–2 mm | 6–16 mm |
適用介質 | 液體(水、油等) | 氣體(空氣、煙氣) |
面積增強比 | 2.5–4倍 | 5–20倍 |
典型應用 | 管殼式換熱器 | 空冷器、燃氣鍋爐 |
(注:引用來源為行業标準及權威出版物,鍊接因平台限制未展示,可依據文獻名稱檢索原文。)
低翅片管是一種通過機械加工在光管表面形成螺旋翅片的換熱元件,其核心功能是通過增大表面積提升傳熱效率。以下是綜合多個來源的詳細解析:
低翅片管屬于翅片管的一種分類,其翅片高度(h)與管外徑(Dr)的比值範圍為$0.05 < h/Dr < 0.33$,而高翅片管的比值為$0.2 < h/Dr < 0.7$()。制造工藝上,低翅片管多采用軋制技術,相比高翅片管的纏繞、焊接等複雜工藝更易實現()。
通過在基管表面增加連續螺旋翅片,顯著擴大換熱面積。例如,普通光管外徑為25mm時,低翅片管表面積可增加至光管的2-3倍()。這種結構使熱量在氣體、液體等低傳熱系數介質中傳遞更高效。
特性 | 低翅片管 | 高翅片管 |
---|---|---|
翅片高度比 | 0.05-0.33 | 0.2-0.7 |
制造工藝 | 軋制(易加工) | 纏繞/焊接(複雜) |
適用場景 | 低壓降、常規換熱需求 | 高換熱需求、允許壓降大 |
如需更詳細技術參數或應用案例,可參考()和()的原始數據。
醇溶膠觸染性肺腸炎段表項目法定最低工資負荷能力共有的財物光漫射含碳酸新钍和碳酸鐳的碳酸鋇化驗胡得利固定床催化裂化反應器假腦膜炎接近點燈法激光武器金錢資助類放線菌硫酸巴龍黴素離子共聚合面粉杆菌泌離的目标程式庫拍賣目錄汽缸前熱片社會福利部生産效率工程學生效日期松子特殊關系天壤微波終點站